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杂字

杂字

西夏常用分类词语集。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1)西夏文本,编者佚名。一为刊本,蝴蝶装,页面26.5×18.5厘米,前后皆残,存30面。以天、地、人分为三品,每品又分为若干小类。天品存雷、闪、霹、云、雪、雹、霜、露、风、天河等小类。地品有地、山、河、海、室、绢、男服、女服、树、菜、草、谷、马、骆驼、牛、羊、飞禽、野兽、昆虫爬虫等类。人品有番人姓、人名、汉人姓、节亲与余杂义混、身体、屋舍、饮食器皿等。每一小类下列若干词语,以二言为多,也有一言(汉人姓)、三言(人名)、四言(节亲与余杂义混)者。尚有同类的刊本和写本,有的写本标名为《三才杂字》。对了解西夏词语并进而研究西夏社会有重要价值。1909年发现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张义乡小西沟岘发现的两页即为“节亲与余杂义混”中的一部分。(2)汉文本,编者亦佚名,约成于西夏晚期。手写本,蝴蝶装,前似残1页,后部亦残,存36面,面7行,行10或12字。以事门分部,每部前有标题以明类别和序数。依次为汉姓名第一、番姓名第二、衣物部第三、斛㪷部第四、果子部第五、农田部第六、诸匠部第七、身体部第八、音乐部第九、药物部第十、器用物部第十一、屋舍部第十二、论语部第十三、禽兽部第十四、礼乐部第十五、颜色部第十六、官位部第十七、司分部第十八、地分部第十九、亲戚长幼二十。也于1909年发现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 喀尔喀赛音诺颜汗部中右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河南岸。东至哈喇齐老图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满达勒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界,南至鄂尔浑河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桑锦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未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

  • 白马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玛藏岩寺”,又称觉化寺、金刚崖寺。在青海互助县。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西藏曲卧日山修行之藏僧玛·释迦牟尼、藏·饶赛、肴格迥等携律经典逃至青海,曾居于此寺。公元10世纪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尔、哈绥、齐老图三河河源。东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西至清素珠克图诺们罕界,南邻素温都尔、北抵伊克沙巴尔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硕亲王

  • 昔刺思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太祖本纪》。太祖十六年(1221)冬十月,皇子拖雷克之。《元史·西北地附录》作撒剌哈歹。《蒙兀儿史记·西北三宗藩地通释》作撒剌哈西,并云:今俄罗斯萨喀思辟部西南界上属城,濒赫哩鲁

  • 营口直隶厅

    清末民初地方建置。位于辽河下游东岸,境域南北平均约90里,东西平均约80里。南与东南至盖平县界,东北至海城县界,西北至盘山县界。古为营州地。夏、商属青州。战国至汉属辽东郡。南北朝为后魏所据。隋入高句骊

  • 布达什汗

    哈萨克汗。又译比里剌失。※塔赫尔汗兄弟。1533—1538年在位。时汗国处于分裂状态,各部自立可汗,各据一方。如汗国西部之阿克买德汗和七河流域的托格木汗,都各自为政,拒不服从其管辖,直接控制人口仅有两

  • 析支羌

    古族名。羌人的一支。春秋前已分布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至贵德、河曲一带,又称河曲羌。其居地古称赐支,故汉代又称赐支羌。因古代汉文史籍中常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戎羌,故亦称析支戎。汉以后不见记载。

  • 潘老冒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张秀眉”(1180页)、“咸同起义”(1617页)。

  • 元熙

    ①汉(匈奴)刘渊年号。304—308年,凡5年。②(?—520)北魏宗室。字真兴。中山王※元英子。有文才,好结才学之士。初为秘书郎。延昌二年(513),袭封中山王。时其岳父领军于忠执政,故岁中骤迁。累

  • 独事户

    见“正军户”(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