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朝鲜族

朝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共1920597人(1990年统计数),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少数散居于内蒙古和北京市等地。与古朝鲜、高句骊有渊源关系。其远祖本居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半部。高丽国亡后,居辽东一带者部分内迁或在原住地逐渐与汉族融合;部分迁居朝鲜半岛,与新罗人结合形成新的高丽族,明初改称朝鲜。17世纪末又开始零星迁居我国,大批迁入主要有两次:清同治八年(1869),因朝鲜半岛北部发生空前大灾荒,饥民纷入我国境内定居。据次年的统计资料,仅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后时有来投者。至光绪七年(1881),定居今吉林省延边地区的,已达1万余人;迁到该省辑安、临江县及辽宁新宾县的,据光绪九年统计,共有3万7千余人。第二次大批迁居我国是在宣统二年(1910),因不堪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后所施残暴统治,纷纷逃至我国境内。定居后,在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文化发达,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衣尚白,能歌善舞,住屋建筑等生活习俗都具有独特风格。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种水稻,对东北地区水田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前,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分别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尊崇孔孟之道。1931年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强迫同化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各族人民一道组成抗日联军,打击日寇,涌现出李红光、许亨植等抗日英雄。在解放战争中,有5万余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又积极投入抗美援朝战争。在实行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先后于1952年和1958年建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实现了民族自治。今延边已有本族工业系统和教育体系,各项事业均有很大发展。散居其他地区的朝鲜族,正和各民族一道,为改革、开放,实现“四化”大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 乌热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西部。向属西藏地方达巴宗管辖。为西藏地方一个边防要地和交通孔道。达巴宗政府每年派人驻守。守卡人员除守卫边境外,还负责对过往商旅、羊群进行登记、检查、收税及排解纠纷、维持治安

  • 乌古新

    见“兀慎”(107页)。

  • 文武大孝宣皇帝

    见“耶律隆绪”(1320页)。

  • 透欧博如坎

    即“欧透博如坎”(1379页)。

  • 黄台州

    见“伯言儿”(1090页)。

  • 珊瑚验方

    书名。藏文名《朱如道沙拉》。蒙古医药学著作。内蒙古伊克昭盟郡王旗蒙医伊喜当增旺吉拉于19世纪末用藏文写成。全书84页,木刻本。以临证各种疾病治疗为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的新经验、药物制法、饮食疗法、针灸疗

  • 奎林

    ?—1792清朝大臣。字直方。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承恩公傅文之子。初自拜唐阿袭云骑尉,擢云麾使,袭承恩公爵,授御前侍卫,累迁镶白旗护军统领,管理健锐营。乾隆三十七年(1772),授领队大臣,从副将军

  • 侯莫陈崇

    ?—563西魏、北周大臣。字尚乐。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鲜卑侯莫陈氏(后改陈氏)。殿中将军、羽林监侯莫陈兴子。骁勇善驰射。年15,随贺拔岳与尔朱荣弹压葛荣义军。又从元天穆平邢杲起义,升建威将

  • 当户

    匈奴官名。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设置。汉代为中下级带兵官,隶属匈奴二十四个“万骑长”。地位不固定,依部众多寡确定权力大小及次第高下,匈奴又有※大当户之职。晋代,则有左当户、右当户之分

  • 陆得

    见“纳若”(1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