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仁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长沟”。亦称章阿布林、昂木仁、昂仁孜、傲不仁、傲布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与多雄藏布之间,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昂仁宗。1960年与桑桑和梅康沙两谿合并,改为昂仁县,县政府驻昂仁雪。以农业为主,西部为半农半牧区。元卫、藏地区十三万户之一拉堆绛万户府设在今昂仁县之拉堆。雍正五年(1727)卫、藏战争中,后藏颇罗鼐兵败,前藏军追至此,并驻军,该地大小宗本官员悉由前藏官员接任,后该地被颇罗鼐反击夺回,执杀和监禁所有前藏官员。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长沟”。亦称章阿布林、昂木仁、昂仁孜、傲不仁、傲布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与多雄藏布之间,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昂仁宗。1960年与桑桑和梅康沙两谿合并,改为昂仁县,县政府驻昂仁雪。以农业为主,西部为半农半牧区。元卫、藏地区十三万户之一拉堆绛万户府设在今昂仁县之拉堆。雍正五年(1727)卫、藏战争中,后藏颇罗鼐兵败,前藏军追至此,并驻军,该地大小宗本官员悉由前藏官员接任,后该地被颇罗鼐反击夺回,执杀和监禁所有前藏官员。
西夏军队职官。在副统之下,步马将佐之上。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母叟”(495页)。
1236—1285元朝将领。字德卿,号长白,唐兀氏。其先本西夏宗室党项嵬名氏。李惟忠子,自幼聪颖,嗣王移相哥妃爱之,收为养于。中统三年(1262),命为尚书断事官,即以官让兄。因告李璮谋反入狱,璮诛得
?—1837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东布特哈莽鼐屯(今黑龙江讷河县)人,隶布特哈正黄旗。乾隆四十年(1775),以马甲驻京,授上驷院司辔长。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因功晋二等侍卫,寻
?—1322元朝大臣。又译铁木迭而、帖木迭儿、迭木帖儿。一说为蒙古八邻部人。木儿火赤子。成宗大德(1297—1307)年间,任同知宣徽院事,兼通政院使。武宗(1307—1311年在位)时,历任宣徽使、
新疆维吾尔族宗教节日。又称油葫芦节。肉孜节前45天(伊斯兰教历八月中旬)举行。届时,全家预先昼夜诵经。至次日晨,悬葫芦于树(或拴于木杆),中盛油燃灯。俟油尽灯落,便将其踏碎,以为消灾弭祸。
汉南越国二世主。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南越王※赵佗之孙。汉建元四年(前137),佗卒,遣使入朝告丧,武帝诏准袭南越王位。循佗旧制,事汉甚恭恪,为武帝所悦。六年(前135),闽越王郢举兵侵南越边邑。上书
蒙古语音译,意为“徒弟”。从17世纪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僧侣的徒弟;二是指隶属于寺庙、大喇嘛的属下人,即僧官管辖下的属民。按其财产和法律地位,相当于阿勒巴图下层。
骑马使用的一种带子。用丝线或棉线织成,长1丈至2丈,宽1寸5分,双层。射箭时作为腰带围系在长袍外面的腰间,骑马或乘车时用作缰绳,则称之为“马扯手”。清代以带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使用明黄色,亲王、郡王使
书名。亦名《雍正上谕八旗》。雍正九年(1731)果亲王允礼等人奉敕撰。13卷,满汉合璧本20册,汉文本13册。初将五年(1727)以前谕旨初纂成帙,后又两次汇辑,乾隆初年刊刻成书。收录康熙六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