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唐书

新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北宋欧阳修(1007—1072)、宋祁(998—1061)等撰。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修字永叙,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以文知名,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工部尚书。约北宋庆历四年(1044)始编,成于嘉祐五年(1060)。参加者尚有范镇、吕夏卿等人。记唐290年(618—907)间历史。多据五代刘昫《旧唐书》增删改写,并兼用金石铭刻,加以补充。无论纪传或志表中,都包含着不少民族史资料,反映了唐王朝与周边诸族的交往和各族在唐廷任职之文臣武将史迹。尤其专立列传8卷,分别叙述突厥、吐蕃、回鹘、沙陀;北狄契丹、奚、室韦、黑水靺鞨、渤海;东夷高丽、百济、新找、日本、流鬼;西域泥婆罗、党项、东女、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跋禄迦、疏勒、于阗、天竺、摩揭陀、罽宾、康、宁远、大勃律、吐火罗、谢��、识匿、个失密、骨咄、苏毗、师子、波斯、拂菻、大食;南蛮南诏、环王、盘盘、扶南、真腊、诃陵、投和、瞻博、室利佛逝、名蔑、单单、骠、两爨蛮、南平僚、西原蛮等的地理位置、政治状况、风俗习惯及与唐朝往来等等,比《旧唐书》详细。是研究唐代民族史及民族关系等的重要资料。书初刊于北宋嘉祐(1056—1063)间,元、明、清有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为该书勘误、作注者有北宋吴缜《新唐书纠缪》、清陈黄中《新唐书刊误》、唐景崇《新唐书注》等。

猜你喜欢

  • 泰出

    见“塔出”(2155页)。

  • 藏语音译,意为“平民”。吐蕃社会等级之一。不同于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经济权力。有纳税义务,但可不承担劳役。是时该等级人数不甚多。

  • 撒尼人

    见“撒尼泼”(2492页)。

  • 议康

    水族习惯法。水语音译,汉译“乡规民约”。由各寨寨老议定,内容包括:抵御外侵,保卫各寨安全,遇有劫寨或械斗,鸣牛角互通信息,彼此支援,团结互助;维护社会伦理道德,尊老爱幼;严禁偷盗、行窃;禁止乱伦等。议

  • 那彦宝

    ?—1843清朝将领。又作那彦保。满洲正白旗人。大学士阿桂孙。乾隆五十年(1785),由文生员擢三等侍卫。嘉庆五年(1800),因父功特授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奉命勘老河,请将对岸户口稀少之斯板囊、金哈台

  • 牧可登

    清雍正年间蒙古诗人。字华亭、艺园。蒙古正白旗人。雍正元年(1723),中癸卯科三甲进士,充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至刑部侍郎。精通汉语汉文,所著《圣主躬耕猎田诗》,是五言古诗,歌颂清朝皇帝,写得语言流利,并

  • 剿定新疆记

    见“勘定新疆记”(1985页)。

  • 则羔利

    朝鲜语音译。即朝鲜族男、女穿的短上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均为斜襟,无纽扣。穿时,将前襟交叠,以长布带在一旁打结。男子上衣较女子的长些,袖口也宽。女子的上衣较短,仅及胸部。袖子在肘关节以下为上宽下窄。在

  • 天山县

    元代行政区划名。净州路治所。见“净州路”(1503页)。

  • 高松

    ①即“高模翰”(1917页)。 ②金朝官员。一名檀朵,渤海族遗裔。先世在渤海国亡后被辽迁居澄州析木县(治今辽宁海城县)。年19岁从军为蒲辇(五十夫长)。以善战,被金将完颜宗弼召置左右。从破汴京(今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