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摄政王

摄政王

清代对皇帝年幼时代行政务之亲王的封号。沿袭古摄政之制。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太宗皇太极暴卒,诸王贝勒等议立皇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为辅政。顺治元年(1644)正月,政归衮王专摄之迹巳显;三月,礼部为议摄政王仪仗之制;九月,世祖福临入关定都燕京;十月,封睿王为“叔父摄政王”。后晋为“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代福临全权执政,达7年(1644—1650)之久,至于病殁。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醇亲王载沣以生父代替年仅4岁的末代皇帝溥仪执政,称监国摄政王。辛亥革命(1911),溥仪退位,清亡。清之统治全国,以摄政王开始,又以摄政王告终。

猜你喜欢

  • 只骨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衮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玉奇汗次子。下辖三鄂拓克,附牧于阿玉奇汗。其子敦罗卜旺布1736—1741年为土尔扈特汗王。土尔扈特东返祖邦的著名首领策伯克多尔济系其曾孙。

  • 番社采风图考

    清台湾高山族风土志名。六十七(即六居鲁)撰。作者乾隆时为朝议大夫,官户科给事中。乾隆九年(1744)三月曾奉命赴台湾巡视,留任2年。其间搜集大量有关台湾“番社”风土人情及物产等资料编写成此书。共1卷,

  • 隆吐山保卫战

    1861年英国占领哲孟雄(今锡金)后,继续向北扩张。西藏地方政府为防止英人入侵,在亚东以南西藏管辖的热纳宗设立边卡,号召人民守土卫国,并获驻藏大臣文硕支持。英国人限令拆除,并以此为借口,于1888年3

  • 勒空

    藏语音译,意为“局、馆、办事处”。原西藏地方政府直属各类办公机构。原萨迦地方政权设官员13名,分管各项政务。自顺治十年(1653)五世达赖时起,历经七、八世达赖喇嘛,陆续增加员额,添置各类办公机构(勒

  • 峒溪纤志

    书名。西南民族风物志。3卷。清陆次云(字云次,浙江钱塘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西南时所作,自称:“余之所志,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缕辑其说,以为宦于此土者”鉴,并考证诸书所载之异同。上卷为“峒溪

  • 撼合纳

    元代地名、部名。又译憨哈纳思、合卜合纳思。地形类布囊,因以为名。位于谦河之源(前苏联叶尼塞河上游一支大叶尼塞河)。居民亦以地为名。太祖二年(1207,一说十三年),被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征服,并入蒙古国。

  • 王嫱

    即“王昭君”(209页)。

  • 铜仁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元为铜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县,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县。领长官司5:省

  • 胡覩衮

    ①见“耶律乙辛”(1306页)。 ②见“耶律弘古”(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