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按竺迩

按竺迩

1195—1263

蒙古国将领。汪古氏。金群牧使䵣公子。幼孤,抚养于外祖父术要甲家,讹为赵家,故亦称姓赵。14岁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以善射著称,深受器重。太祖十四年(1219),随汗西征,凡7年,以功升千户长。二十一年,从征西夏。翌年,从攻金,取积石州,围河州,破临洮,攻德顺、巩昌。窝阔台汗即位后,任元帅,镇守汗兄察合台的分地删丹州,辟敦煌抵玉门关之驿道,直通察合台驻营地。太宗三年(1231),会同诸军连破凤翔、西河州、平凉、庆阳等地。四年,随汗弟拖雷,大败金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尽歼金军精锐。六年,从破蔡州,灭金。继取金、兰、定、会四州,招降巩州,以功授征行大元帅,赐号“拔都”(勇士)。八年,随汗子阔端攻蜀,任宗王末哥军先锋,破宕昌,扰阶州,取文州,会同诸军破成都。十年,从都元帅塔海绀卜再攻蜀,克隆庆,攻重庆,围万州。十三年,连破20余城。中统元年(1260),随宗王合丹败叛王阿里不哥军于甘州东耀碑谷,斩其将阿蓝答儿、浑都海。仁宗延祐元年(1314),追封秦国公。

猜你喜欢

  • 宰牲节

    节日名。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的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意译。又称“古尔邦”节,系阿拉伯语“牺牲”、“献牲”,即“宰牲献祭”之意。西北地区又称“献牲节”、“忠孝节”。俗称“小尔德”节或

  • 十善法

    旧时西藏地方法律之一。亦称“佛门十善”。源于吐蕃时期,后逐渐成为西藏社会一般道德规范和某些法典之蓝本。其内容:不杀生造罪;不偷盗财物;不与他人邪淫;不谎言妄语;不挑拨离间;不恶言咒骂;不散布流言;不仇

  • 底页

    拉祜语音译,意为“大房子”或“母系家族”。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保留的一种母系家庭公社残留形式。由属同一始祖母的若干女性后裔的对偶家庭组成(男性婚后从妻居),通常包括六七个对偶小家庭,共四五十人

  • 柔玄镇

    见“六镇”(382页)。

  • 奢世统

    明末四川永宁宣抚使奢效忠妻。彝族。万历(1573—1620)初,夫死,己无子,抚养侄※奢崇明为子,以嫡妻争夺宣抚司印,与效忠妾奢世续相攻杀。聚土兵万余将击永宁。后明廷准巡按所议,给其2人同时冠带,分地

  • 隆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史称其族居塞外,去申中族(在今湟中县境)南百余里,西邻思果迷,东接占咂,南至黄河,故其地当在今青海贵德境。分上隆卜、下隆卜两族。其地东西200余里,无城郭,多毳帐,间有庐室。

  • 圣祖御制沪定桥碑记

    碑铭。康熙四十年(1701),清军平定驻打箭炉营官喋巴昌则集烈之乱后,提督岳升龙奏请于泸水旧渡口建铁索桥,四十五年(1706)桥成,四十七年康熙帝赐名泸定桥,并亲自撰文,勒石树碑以纪其事。碑文载《卫藏

  • 腾里野合俱禄毗伽可汗

    见“腾里可汗”(2372页)。

  • 释迦也失

    1354—1435藏传佛教格鲁派名僧,即著名之大慈法王。蔡贡塘人。※宗喀巴著名大弟子之一,是黄教与明朝建立关系的开创者。早年为宗喀巴之司膳堪布,常随侍左右,以善学好问,颇得佛教要义。永乐六年(1408

  • 阿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十月,女真首领也加哈等来朝,于其地置卫,以也加哈为指挥佥事、歹羊哈等为千百户、镇抚。在今内蒙古阿荣旗阿伦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