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怨军

怨军

契丹亡国前临时组织的一种军队。北辽时改称“常胜军”。天庆三年(1113),※完颜阿骨打为※女真首领后,女真始兴,迅速壮大,次年,起兵反契丹,攻城占地,连连获胜。五年八月,天祚帝发大军亲征,欲一举灭女真,大败,损失惨重。次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等又纷反自立,局势严重,辽东饥民诸多,天祚帝纳谏,令素有人望的燕王※耶律淳(天祚帝叔父)招募流民,组成“怨军”(一说组成于天庆七年九月),得2.8万余人。以所募州为号,募自宜州者谓前、后宜营;自锦州者曰前、后锦营;自乾、显者曰乾、显营;又有乾显大营、岩州营,共8营。建怨军八营都详稳司以掌之。是军组成后,因军需供应困难,军心不稳,接连出现反叛,统帅抱怨:“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于我家。”(《契丹国志》卷11)天庆七年(1117)十二月,与女真军战于蒺藜山(今辽宁阜新北),大败。至保大二年(1122)三月,天祚帝西逃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与南京(今北京)失却联系,驻南京臣将持怨军拥耶律淳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是为北辽。于时,怨军改名“常胜军”。十二月,女真攻南京,郭药师率该军大部投宋。金天会三年(1125)十二月,郭药师战败降金,次年二月,金明令此军解散。

猜你喜欢

  • 恩克巴雅尔

    ?—1928蒙古革命党人。汉名金安喜。内蒙古乌拉特西公旗人。蒙古族。早年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1927年8月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召开的特别会议,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8年8月在乌兰

  • 石皇玺

    1862—?清末民国时期苗族文学家。湖南永绥(今花垣)板塘寨人。又名板塘、石豹。被苗族人民誉为“歌圣”。自编诗歌,自造苗文(称为板塘苗文)记录之。并以此种苗文将中国古典名著《十三经》、《廿四史》中的故

  • 女直

    即“女真”(145页)。

  • 可园

    清末成都京剧院。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约1885—1900年间)。由成都回人苏元泰(字玉阶)在北京聘请京剧艺人高云波、云兰波、陆树田入川,组建京剧班子“可园”,为成都最早的京剧院,破例接待男女观众,仅分别

  • 旗籍

    旗人的旗属、籍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八旗,即以行军旗色定其官兵籍属。某一旗人的籍贯,称某某旗分、某甲喇、某佐领。入关以后,旗人户籍皆在京师,故都视京师为“乡土”、驻防为“出

  • 瑞圣公

    金代对麻达葛山山神所加的封号。参见“麻达葛山”(2099页)。

  • 罗施鬼国

    见“罗殿国”(1418页)。

  • 图理琛

    1667—1740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阿颜觉罗氏。字瑶圃。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监生考授内阁中书。三十六年(1697),转中书科掌印中书,迁内阁侍读。四十一年(1702),监督芜湖税关。四十

  • 额外教习苏拉喇嘛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佛教僧职名。担任教习经学等事宜。一般为※教习苏拉喇嘛的副职。理藩院规定每人每月饷银2两、米7斗5升、坐马1匹、饲料黑豆6斗、谷草30束、羊草30束。清末将马草等改折成马乾银。

  • 元英宗

    见“硕德八剌”(20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