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而哥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即“默啜”(2551页)。
古族名。部分傣族先民的他称,始见于唐·樊绰《蛮书》。唐宋时期分布于南诏统辖下的永昌(今保山、德宏及临沧一带)、开南(今云南景东以南一带)2节度辖境内。其人以银片裹齿为饰,故名。行此俗者不及以金饰齿之普
地名。位于青海省北部青海湖以西。古西羌地。汉属西海郡,魏、晋、南北朝时为吐谷浑牧地,唐入吐蕃,宋为唃厮啰地。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明为蒙古所据。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迎黄教领袖索南嘉措至青海仰华
契丹早期部落名。一作失活。唐时内附,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唐置信州,隶营州都督,处契丹乙失活部。及李尽忠率众叛唐据营州后,于翌年迁于青州安置。未几,还,隶幽州都督府,寄治范阳县。
古地名。高句骊国最早的都城。故址在今辽宁桓仁县东北30华里富尔江注入浑江处的五女山东坡山腰上。高句骊始祖朱蒙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建国称号,都于此。历40年,高句骊第二世王瑠璃王类利二十二年
参见“拉孜”(1366页)。
明代蒙古内喀尔喀巴林部领主。又称柏彦务。孛儿只斤氏。※达延汗裔孙,※速把亥长子。驻牧于辽河流域。万历九年(1581),从黑石炭等攻辽阳,大败明军,歼明将士300余人。十年,助父攻义州(今辽宁义县),被
古沃沮族的一支。因分布于沃沮区域北部(一说在长白山北)而得名。《后汉书》等称其“去南沃沮八百余里”,史界比定分布地区说法不尽一致:一说在今吉林省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等县地;一说图们江以北,兴凯湖以南
见“黑车子室韦”(第 页)。
又名《库伦条约》。沙俄为攫取外蒙古控制权,诱迫外蒙古封建主订立的条约。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并以“保护者”的姿态,于次年11月3日,以廓索维慈为全权代表,与哲布尊丹巴委派的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