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库莫奚

库莫奚

东北古族名。北魏登国三年(388)始见其名,隋省“库莫”,单称“”。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后裔(一说源于匈奴)。东晋时,宇文部为慕容皝所破,遗民逃匿“松漠之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时与契丹未分。北魏登国年间(386—396),受拓跋氏袭击,逃奔,与契丹“分背”,居西偏北,约分布于今老哈河流域至西拉木伦河北一带;契丹居东偏南,在今西拉木伦河下游以南至辽宁阜新市一带。唐末,因受契丹压迫,逐渐西南移,达燕山以北。辽时其中心地(奚王牙帐),在今内蒙古宁城县。下分5部,隋以前史书(包括唐、宋之《通典》、《册府元龟》)作辱纥主、莫贺弗、契个、木昆和室得5部;后称阿会(一作阿荟或伯德)、啜米(或作处和、楚里)、奥失(一作奥里或奥质)、度稽(或作奴皆、遥里)、元俟折(或作黑乞支、梅只)。唐末,部分奚民不堪契丹苛政,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治今河北怀来县)北山内附,别称西奚,遂有东奚、西奚之分。阿保机五年(911),皆被契丹人征服,后有“五部奚”(即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六部奚”(上述5部外,增阿保机以奚反叛流散者所置堕瑰一部)之称。六部奚所指后又有变化,辽圣宗时将梅只、堕瑰二部合入奥里部,另以奚王府“二克”官兵及家属,置南剋部和北剋部,复合为六部,各有“侯斤”一人主之。唐初,已形成稳固的部落联盟,以阿会部为盟主。经常向中原朝廷纳贡,也入塞交易,但叛服不常。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率部归唐,太宗在其地置饶乐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境),以可度者为都督,封楼烦公,赐姓李。又以5部为5州,各以其首领为刺史,隶饶乐府,府由营州辖领。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封其大首领李大酺为饶乐郡王,以宗室女固安公主妻之。大酺死,弟鲁苏袭职,唐又以东光公主嫁之,封奉城郡王。传至延宠,唐又拜为饶乐都督、怀信王,以宜芳公主妻之。时与契丹被称为“两蕃”。唐中叶前,奚盛于契丹。后契丹日强,受契丹役属,常为之守界。及被阿保机兼并后,复于其聚居地置奚王府以领之,另将战争中俘获的奚民置迭刺迭达、乙室奥隗、楮特奥隗等部,归南府统领,分而治之。以射猎、游牧为生,已有农业,“稼多穄”,西奚更“颇知耕种”;手工业以造车著于时。俗同突厥,居无定处,住毡庐,环车为营。断木为臼,瓦鼎为粥,杂寒水而食。辽圣宗统和二十四年(1006,一作二十年),奚王府献其地于辽建中京,此后不少奚人逐渐融于契丹。至金代,史已少见此族名。

猜你喜欢

  • 蔑儿乞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梅里急、密儿纪、蔑里乞、梅里吉、灭里吉、默而吉、迈而吉、迈礼吉等。辽、金时分布于薛良格河(今色楞格河)下游一带,与森林部落为邻,经济以游牧与狩猎为主,有农业萌芽,部分人信奉聂思

  • 法扬库

    赫哲语音译,亦作“法雅古”,意为“转生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3个灵魂。传说它是管转生的神所赋与,有创造来生的能力;人死后它离开死者的肉体,转

  • 閤门州

    唐羁縻州名。故地在武威南閤门川(今青海大通河一带)。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内附之吐谷浑部落入居唐境后,相继散徙各州。其迁至此地者,置州以辖之,隶凉州都督府。

  • 车凌达什

    ?—170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绰斯喜布次子。号额尔德尼珲台吉。向清进九白之贡(白驼1、白马8),授札萨克。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三十年

  • 至正造火铳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铳。铳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和“天山”等铭文。火铳长43.5厘米,铳口直径3厘米,重4.75公斤。这支火铳重量较轻,管身较长,因此穿甲能力比较强,适用

  • 南诏野史

    书名。明倪辂辑。1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三年(1585)或稍后。倪辂为云南昆明县东庄人,嘉靖壬午(1522)科举人,曾任威远(今云南景谷)县令,留心滇史,采白文《白古通纪》(已佚)等书并参录诸汉文史籍编为

  • 羊骨卜

    占卜方法之一。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起源甚早。《元史·张庭瑞传》载羌人“生裂羊脾卜之,视肉之文理如何,则吉其兆。”明清时沿袭此俗。嘉靖《四川总志》记松潘地区风俗称:“炙羊膀以断吉凶。”道光《茂州志》亦有

  • 粘没喝

    见“完颜宗干”(1155页)。

  • 也不干

    ①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曾孙。河间王忽鲁歹之子。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从北安王那木罕出镇漠北,驻军塔密儿河。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反,密遣使约其同举兵,使者为枢密院副使土

  • 勒保

    1740—181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宜轩。大学士温福子。监生出身。乾隆四十五年(1780),擢内阁学士。五十二年(1787),授陕甘总督。五十六年(1791),清军征廓尔喀,道出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