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文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在贵州部分布依族聚居地区试验推行。布依文以布依语的黔南(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漠县复兴镇话的读音为标准音。采用26个拉丁字母。声母表示法:单纯辅音用一个字母表示;颚化和唇化辅音用双字母或3字母表示;带先喉塞音成分的浊辅音、舌面鼻辅音和舌根鼻辅音、舌尖清擦音和舌根浊擦音也用双字母表示;这样布依文有12个表示声母的双字母或3字母形式。将布依文32个声母排列如下:b [p] mb [b] m [m] f [f]w [vw] d [t] nd [d] n [n] s []l [l] g [k] ng [] h [x] hr [] j[tʨ] ny [n] x [] y[j] s [s] r [z]by [pj] my [mj] qy [j] gv [kw] ngv[w] gv [w] p [p‘] t [t‘] k [k‘]q[t‘] z [ts] c [ts‘]。后6个声母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布依文有87个韵母,由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加韵尾构成。布依文有a、o、ee、i、u、e 6个元音字母,它们分别表示以下音位:

a [a] aa [a:] o [o] o o [o:] e e [e:]i [i] ia [iə] u [u] ua [uə] e [щ] ea[щə]舒声韵尾有-i、-u、-e、-m、-n、-ng 6个,促声韵尾有-b、-d、-g 3个。87个韵母中的ia、io、iao、ua、ui、uai、ao、ou、er 9个,只拼读现代汉语借词。有6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舒声调用l、z、c、x、s、h 6个字母分别依次表示第1 (24)调、第2 (11)调、第3 (53)调、第4 (31)调、第5(35)调、第6 (33)调;促声调第7(35)调用字母t表示,第8(33)调不加调号。现代汉语借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依次用y、f、j、q四个字母表示。

猜你喜欢

  • 章嘉呼图克图二世

    见“章嘉若必多吉”(2095页)。

  • 怀宁顺化可汗

    见“夜落隔归化”(1497页)。

  • 托逊

    即“笃进”(1677页)。

  • 卫达尔玛诺木欢

    1523—?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简译作那木按、那木孩。孛儿只斤氏。※吉囊第三子,※吉能弟。领右翼达喇特杭锦和墨尔格特巴罕,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始祖。驻牧于榆林边外。嘉靖三十三年

  • 禁约青海十二事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古之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主要内容有6方面:一、不准青海蒙古人自称盟长,并扰累番众。二、不准和硕特部兼并喀尔喀、辉

  • 朵甘思千户所

    明代藏区卫所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北部。二十一年(1388),朵甘都司荐举监藏扎思巴为朵甘卫千户,仍给诰命。宣德二年(1427)二月,明廷颁赐朵甘卫千户所印。初按

  • 大山

    见“景颇”(2222页)。

  • 珍州

    古州名。唐贞观十六年(642),以夜郎开山洞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复置,旋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移

  • 母译是谟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生产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为傈僳族口头诗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优秀作品之一。主要叙述旧社会青年男女在春季生产劳动中产生爱情,至秋季,种下的庄稼熟了,播下的爱情种子也开花结果了,

  • 厮阿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名。属辽兴宗※延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