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格卜课

巴格卜课

纳西族推算阴阳五行、四方四隅、八卦、干支和六十花甲的图谱。“巴格”直译是“蛙课”,据东巴经记载,最早卜书取自盘祖萨美女神处,途中被大金蛙所吞,后请史所多支三弟兄射蛙,始才取出卜书。金蛙临死大叫五声,“精畏”五行从此出。在巴格蛙卜课中讲箭穿蛙身,箭尾向东,箭柄木制,故东方甲乙木;蛙头向南,嘴吐火焰,故南方丙丁火;箭头穿蛙身向西,镞用铁制,故西方庚辛铁;蛙尾向北,排泄尿水,故北方壬癸水;蛙之五脏六腑变成土地,故中央戊已土。纳西族的木火铁水土五行,分为阴阳二性,等于汉族十个天罡;阳木(甲)、阴木(乙)、阳火(丙)、阴火(丁)、阳铁(戊)、阴铁(己)、阳水(庚)、阴水(辛)、阳土(壬)、阴土(癸)。纳西十二属肖在巴格图中的方位,等于汉族地支:例如,鼠位·正北方下(子宫),牛位·东北隅(丑宫),虎位·正东方上(寅宫),兔位·正东方下(午宫),羊位·西南方(未宫),猴位·正西方上(申宫),鸡位·正西方下(酉宫),狗位·西北隅(戌宫),猪位·正北方上(亥宫)。巴格图的四方四隅,等于汉族八卦方位:狗位(乾位·西北隅),北方(坎位·正北方),牛位(艮位·东北隅),东方(震位·正东方),龙位(巽位·东南隅),南方(离位·正南方),羊位(坤位·西南隅),西方(兑位·正南方)。巴格图课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与汉族相似:阳木之鼠(甲子),阴木之牛(乙丑),阳火之虎(丙寅),阴火之兔(丁卯),阳土之龙(戊辰),阴土之蛇(己巳),阳铁之马(庚午),阴铁之羊(辛未),阳水之猴(壬申),阴水之鸡(癸酉),阳木之狗(甲戌),阴木之猪(乙亥)等等。

猜你喜欢

  • 俚人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

  • 祁塔特车尔贝

    ?—1664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哈尔图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初系察哈尔宰桑。察哈尔林丹汗兵败西奔时率400户驻哈屯河岸,后金遣使招之,即渡河归附,授三等昂邦章京世职。后随军征明,败宁远兵。崇德六年

  • 铁桥节度

    唐代南诏行政机构名。为异牟寻增设节度。据樊绰《云南志》、《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十年(794)三月,南诏异牟寻攻取吐蕃铁桥以东城垒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吐蕃铁桥节度,本属吐蕃,贞元十

  • 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共有351974人(1990),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等县。西盟、沧源为佤族主要聚居区

  • 绒朗四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又作“绒朗四部”。门巴语音译,“绒朗”为河名,意为“谷里河”、“窄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绒朗堆措、绒朗麦措、喜尔独本措和日哄奎当措。四指地处于该河流域,

  • 奚六部秃里太尉

    见“秃里”(1082页)。

  • 瓦撒夫书

    书名。波斯人瓦撒夫(Wassaf,原名舍列甫丁·奥都剌·伊本·法兹勒·阿剌·设剌即)撰。6卷。成书于1328年。作者为伊儿汗国政府征税官,在※《史集》编著者宰相拉施特影响下,立意写※《世界征服者史》续

  • 宜孙河

    河流名。又称伊逊河、伊苏河,俗称羊肠河。滦河支流。发源于西翁牛特旗西,虾蟆岭南麓,隔岭之西北有英金河及西拉木伦河。东南流百余里与书库里岭河会,又合拜布哈河,稍偏西南流,入滦河。清代迄今沿河一带,为蒙古

  • 纳马金牌

    见“金牌信符”(1478页)。

  • 巴渝舞

    巴郡賨民之歌舞。秦汉时传入中原。賨民劲勇喜舞,刘邦平三秦,常以其为前锋陷阵,并乐其舞姿猛锐,使乐人习之,巴地阆中有渝水,因所居,故名“巴渝舞”。舞时持干戈、弓弩,边唱边作进击状。舞曲有:“矛渝本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