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于其地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云远府。建文四年(1402),改孟养府,以刀木旦为知府。永乐二年(1404),升军民宣慰使司,以刀木旦为宣慰使。辖地东至金沙江(今伊洛瓦底江),南接缅甸宣慰使司,西连大古剌宣慰使司,北邻干崖宣抚司。治所即今缅甸喀钦邦孟养。四年,缅甸宣慰使那罗塔杀刀木旦父子,侵其地,木邦以兵讨之,复其地。十四年(1416),复设孟养宣慰使司,以刀木旦次子刀得孟为使。宣德(1426—1435)初,为麓川所据,自此属麓川。万历三十二年(1604),缅攻孟养,逐走思氏后裔,据其地。

猜你喜欢

  • 雪杰颇康勒空

    藏语音译,意“薪饷局”。原西藏地方政府直属发放薪饷的机关。因设布达拉宫下,故名。设僧俗官员专管发放藏军军饷和政府官员薪金,及新征兵之军粮。

  • 绥靖回民支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武装。又称“金川赤区回民支队”。1936年初,在中国共产党金川省委领导下,成立于四川绥靖,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所在地。主要由当地的回族青年120余人组编而成。辖3个

  • 昭伯

    傣语音译。明代傣族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县)思氏地方政权中的军队指挥官。《百夷传》:“昭伯领百人”,相当于百夫长,其上有※昭纲(千夫长),再上为※昭录(万夫长);其下则有※昭哈斯(伍什长)、※昭准(什夫长

  • 阿塔爱马克

    见“阿塔”(1197页)。

  • 南木东

    西藏门巴族对外来异族定居户的称谓。门巴语音译,原意为“看天”,转意为“地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他的”。其必须得到住地群众同意并由※根保向※粗巴备案后方可留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或借差巴

  • 札兀忽里

    官名。又译“札兀惕忽里”、“察兀忽鲁”、“察兀惕忽里”。金承安元年(1196),铁木真(成吉思汗)联合克烈部王罕,助金丞相完颜襄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执杀其首领蔑兀真笑里徒,受金册

  • 独卢金

    契丹语地名。据考证,即宋人所记“云中甸”,为云中县(今山西大同)境郊野之地。契丹六院部大王及都监秋冬居址。辽道宗耶律弘基常幸此驻跸。

  • 秃刺思

    即“脱额列思”(2083页)。

  • 迭里迷

    见“呾密”(1388页)。

  • 阿至罗国

    见“副伏罗部”(19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