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妥懽贴睦尔

妥懽贴睦尔

1320—1370

元朝末代皇帝。又译妥懽帖木尔、妥懽帖不耳、妥懽帖睦尔、妥欢帖穆尔。蒙古孛儿只斤氏。明宗※和世㻋长子。天历三年(1329),父被文宗图帖睦尔毒害后,于至顺元年(1330),被文宗贬徙高丽大青岛,次年复徙广西静江(今广西桂林)。三年文宗死,遵遗诏,其弟懿璘质班即位,旋死。次年,被文宗后卜答失里立为帝,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权臣互相倾轧,加强统治。元统三年(1335),以谋逆罪诛中书左丞相唐其势及其弟塔剌海、妹皇后伯牙吾氏。至元六年(1340),以欺君、变乱祖宗成宪罪,黜中书大丞相伯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同年,以原谋逆明宗罪,撤文宗庙主,贬徙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于东安州,放文宗太子燕帖古思于高丽。十四年,以劳师无功罪,削中书右丞相脱脱职。十六年,又以谋废立罪,杀中书左丞相哈麻。皇室内争权斗争持续未断,二十五年,皇后奇氏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外依统军将领扩廓帖木儿,“欲胁帝禅位”,未果。宫廷内形成帝派和太子派,矛盾尖锐化,军阀亦趁机相互攻伐,酿成混战局面。在位期间,复科举,兴学校,命有司举荐人才;提倡修史制法,相继诏修累朝实录及后妃功臣列传、《至正条格》、《宋史》、《辽史》、《金史》,编《六条政类》。由于“怠于政事,荒於游宴”(《元史》卷43),委政于权臣,纲纪紊乱;滥赐田钞,泛修佛事,财政枯竭;诸王权贵横征暴敛,将相忙于争权,政局不稳;加之水旱灾害严重,各族人民不断起义。十一年,爆发以红巾军为主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元朝的统治。二十八年(1368)七月,在朱元璋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前,北走上都,元亡。次年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病卒。庙号惠宗,明太祖加号顺帝。

猜你喜欢

  • 杨福萃

    清朝将领。字集五,号小泉。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自幼好读书,有计谋胆略。咸丰年间(1851—1861),招募兵勇防卫乡里。后应杨玉科之聘管理七属(五府二厅)总局,随带练丁。后因征战受挫,退居四川会理。曾

  • 德源夫人

    即“慈善夫人”(2407页)。

  • 也先铁木儿

    ?—1323元朝大臣。又译也先帖木儿。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第五子。初任宿卫,兄��头卒,嗣爵淇阳王,累官知枢密院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与御史大夫铁失等阴结

  • 钮楞额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幼年宿卫禁廷。光绪十五年(1889),擢正黄旗副都统,十七年(1891),授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副都统。二十四年(1898),累官护军统领。

  • 迈孜木杂特

    ?—1865清代新疆伊犁维吾尔族伯克。一称迈孜木汗。吐鲁番札萨克公品级鄂罗木咱卜曾孙。初袭台吉。清咸丰八年(1858),任宁远城(今伊宁)伊什罕伯克。因运送军粮有功,赏戴花翎,不久擢阿奇木伯克。同治二

  • 柳实

    契丹语,又译作“柳湿”。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柳实为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下之一抹里。是语又作河名,《辽史·营卫志》:“曷术部

  • 清文总汇

    书名。志宽、志培主编。1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书。京都宛羽斋刊行。系合并《清文汇书》与《清文补汇》而成,共收词汇21900余条。是一部流行较广的满汉对照词书。对学习、研究满文具有价值。

  • 热海

    见“阗池”(2386页)。

  • 歃失娄

    即“相夫”(1573页)。

  • 玉资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作玉孜伯克、羽滋伯克。维吾尔族语,意为百户长。职司征收百户范围的粮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