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布囊

塔布囊

明代蒙古对女婿、仪宾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倘不能、倘不浪、傥不良、他不能、他卜能、拓不能、它卜囊、他卜浪等。一说源于“五王”,即弘吉剌、兀鲁兀、忙兀、札剌儿和亦乞列思5部探马赤。此五部在元成宗以后相继封王,称五王,其中弘吉剌、亦乞列思两部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为姻亲,故明代蒙古以“五王”转称大汗或显贵们的女婿。※《夷俗记》云:“其酋长之婿名倘不浪”。※《三云筹俎考》称:“倘不浪,是王子家女婿,即仪宾”。《卢龙塞略》则云:“女婿曰古列根,官家婿曰他不浪”。但其使用范围较宽,也不局限于蒙古人或公主之婿。如蒙古人传说,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后,娶一蒙古女子摩罗,生子※朱泰萨(大哥子),英宗南归后,朱泰萨留下做了阿苏特部的塔布囊。又如投靠俺答汗的汉人赵全攻入朔州,夺娶广灵王府贾仪宾之妻余庆郡君,被俺答汗封为“仪宾倘不浪”。永谢布领主永邵卜大成台吉娶瓦剌女子为妻,称“瓦剌它卜囊”。他们属于领主阶级,拥有大量牲畜、财产和属众。清代成为封爵之一,为“驸马”、“郡马”、“额驸”的通称,仅用于封赠与清室通婚的喀喇沁部3旗和土默特左旗的蒙古贵族。

猜你喜欢

  • 传大召

    藏语称“门拉莫钦波”,清译“摩罗木”或“默朗穆”,意为“大愿法会”。通称“传大召”。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于藏历正月,在拉萨大昭寺倡办了一次讲论佛经、发愿祈祷的宗教法会(即

  • 索康

    藏语音译。西藏前藏贵族家族之一。自称为四世达赖喇嘛后裔。家族成员身致通显者有:索康古阴喀夏喀,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与不丹作战中任指挥官;索康乃在雍正五年(1727)任江孜宗本;索康巴在乾隆三十三

  • 执手礼

    ①契丹帝王奖谕将士的一种礼仪。《辽史·国语解》称:“执手礼,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手慰劳;若将在军,则遣人代行执手礼。优遇之意。”对于亲近的外国首领,在特殊情况下亦可用此礼。《太宗纪》载,天显十一年(93

  • 宁王

    ①辽封爵。世宗庶子只没(一作质睦)应历十九年(969)以事下狱,同年,景宗即位,释其罪,封宁王。 ②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世祖忽必烈第八子阔阔出由※宁

  • 迷儿军万户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 穷奇

    高车副伏罗部贵族。首领阿伏至罗堂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随从兄率部10余万落,击退柔然追兵,西迁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一带)西北,建高车国,奉从兄为“候娄匐勒”(意为“大天子”)统北部

  • 耶律白

    见“耶律良”(1301页)。

  • 阐约

    参见“阐”(2105页)。

  • 哈思户额尔机爱惜喇喇哈番

    参见“哈思户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1645页)。

  • 梅加羊

    见“西阳蛮”(6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