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四夷馆

四夷馆

①明代职司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部分外国使臣表章之机构。又称提督四夷馆。明永乐五年(1407)置。初有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8馆。每馆置译字生员、通事,通译各族或各国贡使语言、表章。正德(1506—1521)中,以八百国兰者哥来贡,增设八百馆。万历(1573—1620)中,又添置暹罗馆,合前共10馆。皆隶翰林院管辖。翻译生员,初以国子监生充任。宣德元年(1426),兼选官民子弟,委官教习。弘治七年(1494),增设太常寺卿、少卿各1员为提督,隶太常寺。嘉靖(1522—1566)中裁卿,仅留少卿1人。清兴,因明制,改名四译馆。 ②北魏时洛阳永桥南皇帝御道两侧所建外商住宅。共8馆:东侧4馆曰:金陵、燕然、扶桑、崦嵫;西侧4馆称归正、归德、慕化、慕义。馆中居住葱岭以西至大秦国商人万余家。区内门巷修整,绿树垂庭,珍宝异货咸集。

猜你喜欢

  • 玛甲玛

    傈僳语音译,亦称“玛甲伯”,意为“为死者指路”。旧时云南怒江等傈僳族祭奠死者的仪式之一。当有人去世时,丧家用猎枪向天空鸣放三枪以报丧,同村寨的人听到枪声便自觉前去帮办丧事。先替死者洗澡、梳头和换新衣服

  • 白兴

    即“板升”(1293页)。

  • 车臣鄂木布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经板

    青海、甘肃撒拉族地区对《古兰经》的称法。

  • 刘孟扬

    1877—1943近代新闻家。字伯年。天津人。回族。清末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聘为天津《大公报》第二任主笔。曾撰文评击袁世凯。宣统三年(1909),自办《民兴报》,宣传鼓吹君主立宪,后又创办

  • 美稷

    汉代地名。隶西河郡。位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一度为南匈奴单于庭。自呼韩邪单于(又称䤈落尸逐鞮单于)附汉,于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先后建庭于五原西部塞80里处及云中,冬,徙居

  • 固山昂邦

    满语音译。官名。“固山”原意为“旗”,“昂邦”意为“大臣”或“总管”。清代八旗都统,从一品。雍正元年(1723)定,“额真”一称原非人臣所宜,遂将此时尚在沿用的满字“固山额真”及※伊都额真”(即班领)

  • 蒲速越

    ①(?—1164)金代契丹起义军领袖。霿��河猛安人。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因不愿应征从军,随撒入,移剌窝斡等举义反金,转战各地。世宗大定二年(1162)九月,移剌窝

  • 教门三忠

    明末对回族抗清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3人之誉称。三者均南京人。成化年间(1465—1487),3人奉调两广镇压苗瑶起义。留镇广州,授四卫指挥使。清兵入关后,南明永历帝,加授3人为都督同知。顺治七年

  • 班禅堪布会议厅

    民主改革前西藏政教领袖班禅管理※扎什仑布寺与所属分寺、庄田及属民政教事务的机构。原名“囊玛康”,意“侍从室”。由其管膳食、起居、供奉之诸※堪布组成。清雍正六年(1728),清帝将西藏的拉孜、昂仁、彭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