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唐括安礼

唐括安礼

?—1181

金大臣。本名斡鲁古,亦作讹鲁古,字子敬。女真族。唐括氏。好学,通经史,工词章。贞元(1153—1156)中,官至临海军节度使,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改浚州防御史、彰化军节度使。大定(1161—1189)初,迁益都尹、大兴尹。七年(1167),以为政有方,府内大治,狱空,受赏赐。拜参知政事,罢为横海军节度使,历河间尹、南京(今开封)留守、尚书右丞。主张女真人与汉人皆一家,建言以汉法治国,平等对待女真与汉人,广开取士之路,按才录用。转左丞,进平章政事,封芮国公,授世袭谋克。建议世宗选人才要重视策论,提倡诗赋策论各场考试,文理俱优者中选,赏有功者要不逾时。二十一年(1181),拜右丞相,进封申国公。

猜你喜欢

  • 玛涅克尔

    清代部分鄂伦春人的别称。名称来源“玛纳依尔”氏族名。清初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一带,17世纪南迁后,成为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的鄂伦春人(或说其南迁游猎于今呼玛尔河一带

  • 三罗喇嘛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名僧。又名三剌喇嘛、海喇嘛。全称海喇嘛桑杰扎西,清代文献译作“桑儿加查实”。藏族。西藏山南卓垅地区人。早年离家至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遂有“海喇嘛”之称。后率族迁居碾伯南川。

  • 夜郎县

    古县名。①东汉置,治所在今贵州省关岭境内,为布依、苗等民族之聚居地区。西晋至南朝曾为※夜郎郡治所。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后废。②唐武德四年(621),分宁夷(今贵州德江西南)置,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

  • 公师隅

    战国时越人。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处江南海上,有自立为王者,欲与魏通好,牵制楚国。受越王遣,前往南海求得犀角、象齿及吴江楼船、会稽竹箭等献予魏王。魏王“乃起师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

  • 琼博拉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关西南36公里处,海拔1380米。分布于乌孙山北麓琼博拉沟口东侧山前坡地。有墓150余座,分3片。琼博拉沟口东侧有100余座,中有大墓一座,封堆高2米,直径20米

  • 娑固

    ?—720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娑固,亦有误作李婆固。出自大贺氏族。为前首领※失活之弟(一作从父弟)。兄失活于开元二年(714,一说三年)领契丹部众离突厥附唐,六年(718)五月,兄亡故,辄受唐

  • 纳很

    傣语音译,意为“自己的田”或“我的田”。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制度下村民在份地以外的荒山野地开垦的私田。按领主的规定,这种私垦的土地,享有3年不交官租、不缴赋税的优待;3年后便得交租纳税,5年即并

  • 跳流落

    见“跳丧”(2358页)。

  • 凫叟

    见“夫余”(223页)。

  • 尹怀昌

    唐末五代时南宁州领主之一。都云(今贵州都匀)人。壮族(一说布依族)。与莫彦殊分别割据南宁州(今贵州惠水南)。后晋天福五年(940),归附楚王马希范。北宋时,龙、方、张、石、罗五姓领主崛起,取代尹、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