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厅志略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和林格尔厅巡检陈宝晋纂辑。同治十年(1871)二月成书。现存民国年间油印本,约3千余字,分山川、方舆、疆域、古迹、边堡、道路、桥梁、公署、监狱、祠祀、仓库、兵制、马政、田赋、户口、驿传等项,内容简而实,在档案卷宗散佚的情况下,保存了该地区的许多史料,为以后修志提供了资料。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和林格尔厅巡检陈宝晋纂辑。同治十年(1871)二月成书。现存民国年间油印本,约3千余字,分山川、方舆、疆域、古迹、边堡、道路、桥梁、公署、监狱、祠祀、仓库、兵制、马政、田赋、户口、驿传等项,内容简而实,在档案卷宗散佚的情况下,保存了该地区的许多史料,为以后修志提供了资料。
明代傣族土司名。明永乐十九年(1421),车里军民总管府刀双孟因刀弄屡以兵侵扰,奏请明廷,请别设治所,以抚其众。诏分其地置靖安宣慰使司,升双孟为宣慰使。宣德九年(1434),宣慰使刀霸供以靖安原车里地
①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附郭州,领永宁、丰水、扶罗、长平、富利、佐慕、肃慎、永平等八县(一说其中丰水、佐慕、扶罗属湖州;长平、永平属扶余府扶州;旧有说其只领富利、长平二县)。治永宁县,故址在今黑龙江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辽宁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邻接河北省。古为辽西郡地,隋、唐时奚、契丹杂居。元属大宁路。明初为营州卫地,后废入泰宁卫。清乾隆三年(1738)设塔子沟厅,厅南境为喀喇
约1778—1858清代新疆喀什噶尔大阿訇。号斜黑阿浑(訇)。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阿斯图阿尔图什庄人。阿帕克和卓墓掌管人。清道光六年(1826),暗结张格尔,抱经起誓,随同作乱。张格尔兵败后,
见“萧兀纳”(1992页)。
即“颉利可汗”(2166页)。
见“明阿特部”(1406页)。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见“慕容儁”(2439页)。
见“高昌馆来文”(19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