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吃宁贯

吃宁贯

宁贯”,景颇语,意为“野兽的腿”。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的山官利用政治特权对群众敲榨的一种方式。规定凡在某一山官辖区内的百姓,每当猎获到野兽和杀牲祭鬼时,必须送给山官一条后腿,表示承认受山官的管辖。所以“吃宁贯”是解放前景颇族地区山官的一种特权,解放后被废除。

猜你喜欢

  • 敌烈皮室军

    见“敌烈部”(1882页)。

  • 钟锦

    即“钟根”(1666页)。

  • 十王亭

    又称八旗亭。位于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建筑布局为在大政殿前东西两侧,各依次排列亭子10座,共10亭。东侧近大政殿首列左翼王亭,余按序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

  • 移剌曷补

    ?—1161金代大臣。又作移剌葛补。契丹族。官东京麹院都监。正隆六年(1161)十月,在东京辽阳拥完颜雍即帝位。废海陵王完颜亮,改元大定。以北面行营都统白彦敬与副统纥石烈志宁不从,受遣往召,遭杀害,世

  • 熟户

    宋代汉族对党项族部落族帐人户的称谓。与生户相对。一作属户。指唐代后期开始内迁并散居于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等地靠近汉族聚居地区,或入居州城与汉族杂居,从事农业、手工业的党项羌人。有的党项贵族地

  • 三州辑略

    书名。清嘉庆十三年(1808)和瑛(和宁)撰。全书九卷,约15万字。是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三地通志。因三地唐代分别为伊州、西州、庭州,故名。分疆域、沿革、仓储、户口、赋税、屯田、粮饷、营伍、马政、礼

  • 卫藏

    藏语音译。地区名。西藏地区之别称。旧时将西藏分为阿里、卫(前藏)、藏(后藏)和康(又称喀木)四部。有时又合称卫及康区西部两地为“卫”;阿里、藏两部为“藏”,故总称卫藏。元、明两代称乌思藏,清译“卫”,

  • 额林哈毕尔噶山

    清代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识略》作额林哈必尔罕山。或作叶林哈毕尔戛山。属天山山脉。即今新疆沙湾、乌苏等县南之依连哈比尔尕山。

  • 不鲁罕丁

    见“夏不鲁罕丁”(1851页)。

  • 萨镇冰

    1859—1952清朝海军大臣,北洋政府内阁海军总长、海军上将。字鼎铭,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回族。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元代,萨都喇之后;萨天与之十世孙。同治八年(1869),考入福建马江船政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