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吃姊妹饭

吃姊妹饭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年对歌、踩鼓、吹笙、斗牛、赛马、斗鸟等活动。对歌过程中遇有中意者可赠送1包或1篮子彩色糯米饭,在其中放入某种标记作为暗示,若藏松针叶,示意意中人用绣花针或丝线回赠;篮边挂竹钩,示意用伞回谢;若将两钩相互钩着,示意可多交往;藏有香椿芽则表示愿意成婚;若藏辣椒或蒜,则示意断交。大多数苗族地区保留这种遗风,内容形式略有不同。近代,女子出嫁,寨中姊妹也可在一起吃姊妹饭,饮酒唱歌,表示依依不舍之情。

猜你喜欢

  • 逻晟

    即“逻盛”(2062页)。

  • 纳西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西”、“纳”、“纳汝”、“纳日”。他称“摩沙”、“末些”、“么些”等。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盐源、盐边、木

  • 中国伊斯兰教布道会

    回族社团。1933年成立于山西太原。发起者有马君图、尹光宇、马子静、马淳夷等人。宗旨为广布伊斯兰教教义,译印标准《古兰经》,选印古今名著。曾支持杨仲明等著名经师,翻译出版《古兰经大义》。曾于1937年

  • 巴思翰

    见“巴思哈”(410页)。

  • 如密

    藏语音译,意为“部落办事人”。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下牧区基层组织的执事之一。各部落共同推出一名人选,由※宗本(相当于县一级地方政权“宗”的官员)决定。负责传达宗政府的命令、宗政府与部落的联络及向小部落派

  • 古丰书院

    清代呼和浩特官学。光绪十一年(1885)建立。地址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是教育汉族子弟的学校。学习的课程主要为儒学,不设骑射。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实行新政,对学校进行改革,颁布《奏定学堂

  • 蒲速碗郡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旺住外郎

    见“王忠”(201页)。

  • 嵬名安惠

    西夏崇宗朝重臣。党项羌族。皇族。被尊为尚父,官太师、尚书令、知枢密院事,被封为正献王。永安元年(1098)随太后梁氏征怀德军(即平夏城,今宁夏同心南)。受崇宗命修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对政事多所进谏。

  • 巳庞历

    见“庞特勤”(14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