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史思明

史思明

?—761

唐朝叛将。初名窣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安禄山同乡。骁勇,通六蕃语。历任将军、知平卢军事,迁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年(752),从安禄山讨契丹,以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为安禄山所宠信。十四年(755),与安禄山举兵反唐、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被安禄山委任为范阳节度使,拥兵八万,占有十三郡。至德二年(757),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庆绪自立为帝后,惧为庆绪所图,又因围攻太原不利,屡兵败,遂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虑其再反,谋杀之,事泄,再次起兵反唐。乾元二年(759),取魏州(今河北大名),自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引兵援安庆绪于相州,与郭子仪军战,旋袭杀安庆绪,进占范阳,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进占洛阳。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自与安禄山举兵反唐至西占洛阳,史称“安史之乱”。

猜你喜欢

  • 王继远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据其家谱,汉代本为太原人,远祖文林仕高丽(高氏),为西部将。历传8世至其曾祖乐德,始为渤海人。辽天显元年(926)一月,辽太祖阿保机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国。三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

  • 朱耶孤注

    ?—652沙陀首领,也称处月酋长。永徽二年(651)十二月,继突厥阿史那贺鲁(唐瑶池都督)举兵反唐后,杀宣慰使单道惠,引兵据牢山,与贺鲁相呼应。次年春,为弓月道总管梁建方、契苾何力等击败,夜遁被擒杀,

  • 蒙古游牧记

    书名。清张穆撰。成书于道光十九至二十九(1839—1849)。16卷。卷1: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游牧所在;卷2: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游牧所在;卷3:内蒙古昭

  • 正教真诠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王岱舆撰。是书为作者文集。分上下两卷,共40篇。上卷20篇,讲宗教哲学;下卷20篇,主要讲教法。该书旨在卫护伊斯兰教,批驳儒、佛、道与伊斯兰教乖违之处。有崇祯十五年(1642)

  • 嵩祝

    1657—1735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赫舍哩氏。岱衮子。顺治十八年(1661),袭骑都尉。康熙二十三年(1684),迁护军参领。三十三年(1694),擢内阁学士。同侍郎珠都纳等往会盛京将军,发海运

  • 达礼麻识理

    元朝大臣。又译达礼麻失里、答尔麻、答儿麻失里。字遵道。蒙古克烈氏。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阿剌不花子。幼习学经史。顺帝至正五年(1345),官御史台译史、照磨。十五年,拜监察御史。历任工部员外郎、参议詹事院事

  • 俟利发

    柔然、突厥、回鹘等官号。亦作颉利发、俟利伐、俟列弗、俟列发、希利发等。据王国维《高昌宁朔将军麹斌造寺碑跋》,此官号始自柔然,如柔然可汗阿那瓌有族兄称俟力发示发,从父兄称俟利发婆罗门等。突厥沿袭之,以为

  • 八剌

    ?—1271察合台汗国第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曾孙,也孙都哇之子。初随从忽必烈汗。至元二年(1265,一说三年),奉忽必烈命归汗国执政,废斡儿干纳擅立之木八剌沙,自立为汗。背叛元廷,夺取元

  • 沙虎勒伯克

    见“什和勒伯克”(317页)。

  • 奥鲁

    蒙古语音译,又译阿兀鲁黑,《元朝秘史》汉释为“老小营”。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守后方或随军的家属、辎重之总称。《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依蒙古定制,男子充军出征,妇孺则按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