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岛语系

南岛语系

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的岛屿以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上。西至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南美洲以西的复活岛,北至台湾和夏威夷岛,南至新西兰岛,中间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一般按地域分成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4个语族,包括500余种语言,使用人口约2.5亿。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菲律宾、台湾、苏拉威西、马都拉、安汶、帝汶、马达加斯加等岛和马来半岛。包括中国台湾的高山族语言,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巽他语、马都拉语、米南卡保语、亚齐语、巴塔克语、布金语、巴厘语,马来西亚的马来语,菲律宾的他加禄语、比萨扬语、伊洛卡诺语、比科尔语、帮板牙语、帮阿西楠语、伊戈罗特语、马罗瑙语,马达加斯加的马达加斯加语,越南的嘉莱语、拉德语,越南和柬埔寨的占语等。波利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新西兰、萨摩西、汤加、纽埃、库克、士阿莫土、马克萨斯、瓦利斯、夏威夷、复活岛等岛屿上。包括毛利语、萨摩亚语、乌维亚语、汤加语、纽埃语、拉罗通加语、塔希提语、士阿莫土语、马萨克斯语、夏威夷语、拉帕努伊语等约1000多种语言,方言和次方言。美拉尼西亚语族分布在赤道以南,太平洋西南斐济、新几内亚、俾斯麦、所罗门、圣克鲁斯、新喀里多尼亚、新赫布里底等岛屿上,包括斐济语、安布里姆语、利富语、莫图语、雅比姆语等。密克罗尼西亚语族分布在赤道以北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马里亚纳、马绍尔、加罗林、关岛、吉尔伯特、特鲁克、波纳佩、帕罗、雅浦、瑙鲁、帛硫等岛屿上,包括马绍尔语,查莫罗语、吉尔伯特语、特鲁克语、波纳佩语、帕罗语、雅浦语、瑙鲁语、鸟利蒂语、库赛语、塞班语、耶鲁脱语。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大都保存了古南岛语的辅音韵尾,并区分※p与※b;※mp与※mb;※k与※g;※t与※ t;※nt与※;d;※ a与※q;※nd与n a;基本词序大致为VSO (动词—主语—宾语)或VSO,动词与主语有一致性。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3个语族语言大都已丢失古南岛语的这些语音特征,基本词序大致为VSO(主语—动词—宾语),动词与宾语有一致性。

猜你喜欢

  • 金陵挤马

    元代蒙古宫廷祭祀习俗。蒙古大汗卒后,不封不树,即不积土起陵,树碑标墓,但派专人守护山陵,并进行祭祀。成吉思汗卒后,令※兀良哈万户世代守护其禁地。元代,自世祖以下已故诸帝山陵,各有酝都(宫廷盛载马乳的专

  • 青龙河

    河流名。滦河支流。位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发源于喀喇沁左翼旗西之吉尔岱山。会布喇图河、陶金图河,南流会汤图河,西北流入滦河。清代迄今,沿河为蒙古族游牧之地。

  • 佛陀耶舍

    晋代佛教译经师。号觉明。罽宾(克什米尔)人。早年居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一带),为疏勒王子辅佐。后扈从鸠摩罗什到长安(今西安)译经,后秦帝姚兴亲自出迎,在逍遥园设立译场。译作以《十住经》最著名。相传翻译该

  • 正月大会

    裕固族宗教节日。俗称过会。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旧时夏历正月初十至十五日举行。是一年中最大的宗教聚会。届时,男女老幼都身着节日盛装,至寺院烧香、叩头,点灯祈祷,祈求平安。由20多个僧人戴上假面具

  • 云南国诏

    相传为唐初云南僰国(白子国、建宁国)酋长※张乐进求的王号。传说张乐进求为※仁果、※龙佑那之后裔,仁果建白子国,都白崖(今云南省弥度红岩),传至龙佑那,被三国蜀相诸葛亮封为长,赐姓张,改国号为建宁国。唐

  • 十六国疆域志

    书名。清洪亮吉(1746—1809)撰。16卷。书成于乾隆五十年(1785),刊于嘉庆二年(1797)。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并收入《洪北江全集》。本书记载了东晋时期北方十六国的疆域,国各一卷,以州为

  • 瑞竹堂经验方

    书名。元代回回人萨德弥实编撰。乃作者考订各家方书,博采经验诸方,加以分门别类,于泰定三年(1326)修成并刊行。为元代著名医方类书。凡15卷,分24门。原本早佚。传世为残钞本。今有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

  • 温迪痕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称“温迪罕部”。分布于统门水(今图们江)流域。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为女真族的白号之姓,受封于金源郡。在女真推行汉化过程中,多改为汉姓温。

  • 秃发武台

    ?—414?十六国时期南凉太子。又作秃发虎台。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廓及湟水流域一带)鲜卑人。秃发氏。秃发傉檀子。南凉嘉平元年(408),立为太子、录尚书事。四年,奉命拒击吐谷浑树洛

  • 阿加尼

    ※僜人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传说为金身。初与动物为伍,降服野兽。又劈山开地,战胜洪水,迎来太阳。发明了种植,创造了三石灶、石锅。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及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