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养赡地

养赡地

清代台湾地方政府拨给高山族屯丁的土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大将军福康安奏请,经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批准,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招募附近“熟番”之力壮者设屯,禁止汉人入山滋事和内山“生番”外出。共置4大屯、8小屯。屯丁平时负责巡防,遇有事故,听候武营调遣。每名屯丁拨给近山“埔地”一甲(约11市亩),令其自行耕种,以资养赡,故名。屯丁因故退役,挑其子弟充补,承受田亩。所受之地,禁止买卖,如有私行买卖者,按律治罪。

猜你喜欢

  • 按只吉歹

    见“按赤带”(1622页)。

  • 济农

    明代蒙古仅次于大汗的职位。亦译作吉囊、吉能等。副王、副汗之意。史界一般认为出自汉语“亲王”,此外也有认为出自汉语“郡王”、“政王”、“晋王”、“君王”等。《蒙古源流》称:“上天有日月二物,下土有大汗、

  • 小月氏

    古族名。参见“月氏”(373页)。

  • 实古迺

    见“完颜习古迺”(1164页)。

  • 杏城

    古地名。亦堡镇名。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形成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由聚落发展成为若干堡镇,此为其中之一。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率众二万攻杏城,苻坚率精锐讨之

  • 高琳

    497—572西魏、北周将领。字季珉。先世为高句丽人。高氏。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初,任卫府都督。随军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最大,拜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 摄政王

    清代对皇帝年幼时代行政务之亲王的封号。沿袭古摄政之制。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太宗皇太极暴卒,诸王贝勒等议立皇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为辅政。顺治元年(1644

  • 辉迈拉呼

    即“辉迈喇虎”(2201页)。

  • 颉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

  • 常山丁零

    见“定州丁零”(15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