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

南北朝和隋唐时乐舞曲名。以语兰陵武王高长恭入阵勇战状而得名。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王高澄第四子,北齐王宣帝高洋侄。史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常戴面具出战。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543),东西魏军在芒山(今河南永成县东北)大战,兰陵王为中军,率五百骑入西魏军,至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下,被围甚急,城上人不识,兰陵王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为《兰陵王入阵曲》共歌之,后流行于时。舞者戴假面具,紫衣金带,手执金桴,摹拟兰陵王上阵指挥、击刺姿态。虽属软舞范围,但威武雄壮,为融合北方民族歌舞艺术的结晶。唐代称此乐舞为《大面》(见《旧唐书·音乐志》及唐崔令钦《教坊记》),亦称《代面》(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又以《兰陵王》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3段130字或131字。

猜你喜欢

  • 大多英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时被遣朝唐,获殊遇,穆宗授以卫将军,并降制曰:“我有十二卫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勋庸,不以轻授。”

  • 雍穆长公主

    1629—1678清公主。名雅图。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皇太极第四女,孝庄文皇后生。初封固伦公主。崇德六年(1641)正月,下嫁孝庄文皇后兄子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以弼尔塔哈尔父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

  • 僮族

    见“壮族”(888页)。

  • 乙弗

    ①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又称乙弗勿敌国、乙弗国。晋代分布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之鲜卑秃发氏,南界吐谷浑。有部众万余落。因居青海,首领称青海王。风俗与吐谷浑相

  • 巴勒布冰图

    ?—1668清代蒙古王公。蒙古喀尔喀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初为喀尔喀台吉,隶札萨克图汗。康熙元年(1662),札萨克图汗旺舒克为同族罗卜藏台吉额琳沁所戕后,部众溃散,他从杭爱山率部投

  • 都功德使司

    见“功德使司”(427页)。

  • 李元儒

    见“鼎新律”(2225页)。

  • 白和卓

    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维吾尔族。吐鲁番总管※莽噶里克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奉父命进京朝觐,请编设旗队,受清廷厚遇。嗣因父随准噶尔部辉特台吉巴雅尔叛,杀宁夏将军和起,为哈密贝子玉素布等擒献于清。

  • 亚提什别吉

    突厥语yatishbigi音译。yatish,意为“汗的夜间卫队”,bigi,意为“首领”、“官人”,合意为“汗的夜间卫队长官”。一般兼任首都警卫之责。※叶尔羌汗国时期有此官职。

  • 尔苏语

    我国四川部分地区自称尔苏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2万。尔苏语分东部(尔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