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伍长华

伍长华

1779—1842

清大臣。字实生,号云卿。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翌年会试,联捷廷试,中一甲进士第三名,俗称“探花公”,授翰林院编修。后四校京闱,主浙江乡试,督广东学政。道光二年(1822)以后历任广西右江道、广东、长芦盐运使、甘肃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在任上,曾赈济灾民,兴修水利、革新盐务、铜政及漕运,兴办书院等,颇有政绩。十八年(1838),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与林则徐等在湖北禁烟,查抄各地鸦片烟枪1754杆,烟土16768两等,当众“槌碎焚烧”,投入江心。成效卓著。十九年(1839),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赴广州后,继续禁烟,封闭烟馆,惩戒烟客,并革新湖北盐务、漕运,兴办书院,修筑汉阳临江石堤等。因得罪地方官绅而受讦。朝廷以办理大冶县令孔广义“审讯不力”,被革职归里。著有《云南铜法志》等。

猜你喜欢

  • 清水川

    河名。南北朝时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原水域在今陕西府谷县北50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迳清水堡(今陕西府谷县清水镇)东南注于黄河。吐谷浑曾于其东黄河上建※“河厉桥”。

  • 小水貊

    见“梁貊”(2126页)。

  • 脱晦气

    满族旧时习俗。流行于东北及京师地区。限于妇女参加,一般在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日或十六日举行。届时妇女结伙出游,充街塞巷,或步平沙或走桥,谓之“走百病”或“消百病”,意在甩掉疾病。又联袂打滚,谓之“脱晦气”

  • 蒲鲁浑

    即“蒲察通”(2320页)。

  • 带方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建安(196—220)中,公孙康(一作公孙度)分乐浪郡屯有县(治所在朝鲜黄海道黄州)以南带方等7县置。因地处带水(今朝鲜载宁江,亦曰月塘江)流域而得名。治带方县(故址今一般认为在黄海道

  • 谭公柄

    明代广西迁江壮族起义首领。迁江县北三人。壮族。自幼习武,尤善骑射,为人刚直不阿,颇受族人拥戴。隆庆年间(1567—1572),举兵响应杨公满领导的府江壮、瑶人民反明斗争。所部能骑善射,矫健轻捷,号称“

  • 西夏国书略说

    书名。罗福苌著于1914年,东山学社印。是我国近代最早、较全面研究西夏文字的著作。分书体、说字、文法、遗文四部分,其中关于字形偏旁的分析,对后世影响颇大。

  • 甲首

    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头人之一。亦称甲头。据《台湾府志》:“次于土官者曰甲头,凡差拨之事皆其经理”。通常每一村社设一人,由土官或通事委任,但有由理番厅给领戳记者。主要职责是协助正、副土官办理公务,约束社众

  • 阿荟部

    见“阿会部”(1206页)。

  • 河中府

    西域古地名。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云:邪米思干(撒马尔罕)大城,西辽时,名为河中府。耶律楚材《再用韵纪西游事》诗“河中花木蔽春山”句下自注:“西域寻思干(撒马尔罕),西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