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儿汗国

伊儿汗国

又译作伊利汗国。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汗之子※旭烈兀所创建。元宪宗三年(1253),旭烈兀受长兄蒙哥汗遣派分镇波斯,统军西征。进入波斯境后,六年(1256),灭亦思马因教派的木剌夷国。八年(1258),攻陷阿拔思王朝都城报达(今巴格达),杀末代哈里发穆斯塔辛,灭其国家。九年,分兵三路侵入叙利亚,其先锋怯的不花为密昔儿(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算端忽秃思击溃,始罢。旭烈兀通过西征,在波斯地区建立伊儿汗国。初以篾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为都城。世祖至元元年(1264),被忽必烈正式册封为伊儿汗。其疆域以波斯与小亚细亚为中心,东自阿姆河与印度河,西到地中海,北邻钦察汗国,南抵阿拉伯海。格鲁吉亚、特拉彼宗德、科尼亚、基利克、塞浦路斯及曲儿忒等国,俱向其称藩纳贡。是沟通亚欧两洲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之一。设宰相掌管全国政务,任命各省长官、以长子阿八哈领汗国东部呼罗珊等省地。为领土争端常与钦察汗国交战,对元朝始终处于宗藩国地位,不时朝贡。因与元朝君主同属拖雷后裔,关系较其它汗国尤为密切,双方使臣往来十分频繁。阿八哈汗(1265—1282)即位后,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并定都于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旭烈兀曾孙※合赞汗时(1295—1304),进行一系列改革,清除积弊,制定税率,整治驿站,鼓励农桑,加强法制,提倡文治,并改信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汗国经济、文化均有所发展,达到极盛时期。完者都汗※合儿班答时(1304—1316),迁都于新建的孙丹尼牙(今伊朗苏丹尼耶)。元统二年(1334,一说1335),※不赛因汗死后,诸王争立,汗位屡相更迭,汗或被杀,或被废黜,汗国陷于分裂,形成割据局面。14世纪末为帖木儿帝国所灭。附:伊儿汗国诸汗世系。(见上页)

猜你喜欢

  • 贡噶丹增

    ?—1773清代藏族王公。七世达赖喇嘛之兄,索诺木达尔扎之子。雍正十三年(1735),承袭桑日、桑珠颇章和桑耶庄园,清赐予阿齐图达尔罕头衔及印章。乾隆九年(1744),袭父辅国公爵。多次参与典礼、巡游

  • 哈喇都官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喀喇都观伯克。职司管理围场、设立台站、修整兵械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首思

    蒙古语,汉译“祗应”。指元驿站对乘驿之官员、使臣供应之饮食分例。首思或由官府拨给驿站,或由站户协力负担,免站户、一切杂泛差役,每户免四顷税赋。太宗元年(1229),定使臣每日支肉1斤、面1斤、米1升、

  • 健锐营

    清代演练攻坚战术的旗营。乾隆十四年(1749),高宗弘历命出征金川凯旋的前锋、护军计千兵设立专营,以驻京城西北郊香山,令习云梯及火器等项攻碉破城技术。十八年(1753),又从八旗满洲、蒙古内选调※马甲

  • 度地稽

    即“突地稽”(1758页)。

  • 黄明堂

    1866—1939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因排行第八,人称八哥。广西钦州大寺人。壮族。早年投身会党,好侠行义,颇有组织才能,被会众举为首领。光绪末年,在广西镇南关一带开展反清斗争。后率部投奔孙中山,加

  • 川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其地在今青海贵德东境。永乐元年(1403),明廷于其地设川卜簇千户所,隶河州卫,以其首领令真奔为千户,给印、诰,赐冠带、织金文绮袭衣等。永乐五年(1407)、宣德二年(1427),其首

  • 李可度者

    见“可度者”(492页)。

  • 的康

    怒语音译。云南省福贡县怒族对家族的称呼(碧江县怒族称“谷”)。是氏族组织“提其”因人口增殖,根据血缘关系亲疏派生出来的近亲集团,多者20—30户,少者8—9户,聚居在同一村落,有公共的山林和火山地。每

  • 也摄丹丕尼玛

    即“冶熙但璧呢玛”(1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