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寒舞
古代乐舞。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又称泼寒胡戏、乞寒泼胡,简称乞寒泼寒、泼胡。多于寒冬腊月间举行。届时,人们聚集街头巷尾,或赤身裸体,或戴神鬼、兽形面具,或骑马胡服,互相用水浇泼,至而泼洒行人,狂而作舞。通常由浑脱舞(苏莫遮),以大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子等乐器伴奏。意在乞求天气寒冷,多降瑞雪,驱寒除病,以期农牧业生产丰收。
古代乐舞。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又称泼寒胡戏、乞寒泼胡,简称乞寒泼寒、泼胡。多于寒冬腊月间举行。届时,人们聚集街头巷尾,或赤身裸体,或戴神鬼、兽形面具,或骑马胡服,互相用水浇泼,至而泼洒行人,狂而作舞。通常由浑脱舞(苏莫遮),以大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子等乐器伴奏。意在乞求天气寒冷,多降瑞雪,驱寒除病,以期农牧业生产丰收。
?—1061西夏大臣。党项羌人。景宗没藏后之兄。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二月,大臣野利遇乞妻没藏氏与李元昊私通生谅祚。令寄养于其家。三月,升任国相。十一年正月,唆使太子宁令哥作乱,刺杀元昊,又杀宁
见“弗朵秃河卫”(670页)。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的小型祭祀。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年初在各※雅德根家举行。祭品有的用羊,有的仅用酒和果食。主要是用“神水”洁净法衣和雅德根本人身体。其法,将护心镜(萨满神具之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马官,监督马的饲养,调配使用。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120挑(每挑约合50斤)。
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前后,今云南耿马县境内设有三个傣族土司:勐缅长官司,土长官奉氏;勐撒巡检司,土巡检罕氏;双江县境内设有勐勐巡检司,土巡检罕氏。明谢肇淛《滇略》,称三土司为“三勐”,遂相沿为
清代内地移居新疆之回、汉民屯田。又称户屯。乾隆二十六年(1761),清朝政府为加强对天山北路的开发,从甘肃肃州(今酒泉)、安西、高台等地招募农民300户,送往乌鲁木齐屯田。后又陆续从内地迁回、汉民户到
?—1483明宪宗朝太监。广西桂平县人。瑶族。成化初年(1465),两广总督韩雍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时被虏,因年幼。送至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迁御马监太监。为人狡黠,善奉迎,深得宪宗青睐,被密派伺察宫内
①见“萧迂鲁”(1993页)。 ②见“萧革”(1990页)。
西汉时匈奴王。原为匈奴小王,曾于军臣单于(前161—前126年在位)时任国相。汉武帝元光四年(前131)降汉,封之为翕侯。元朔六年(前123),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击匈奴,为前将军。独遇单于军,兵败,士兵
1419—1486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藏族。上密院创建者。生于后藏江孜的乃宁地方。于纳塘寺出家。随顿珠巴(宗喀巴八弟子之一)修习《释量集注》等经。后于哲蚌寺听杰尊·喜饶森格讲授《秘密根本七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