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桓山

乌桓山

汉代乌桓地区山名。位于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公元三世纪末,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灭,部分余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称※乌桓(又作乌丸,一说战国时已有乌桓之称)。

猜你喜欢

  • 胡尔沁

    蒙古地区民间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胡尔”即胡琴,或称四胡。因其说唱时用以伴奏,故称。东部蒙古盛行,亦是此派的摇篮。民间艺人经长期演唱,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板腔体音乐,有固定的说唱音乐程序。曲调有

  • 金灵马

    元代蒙古宫廷丧葬习俗。据考古发掘及《元将突拔都随征记》等文献记载,蒙古族古代天葬(野葬)、棺葬(土葬)并行。其土葬则如匈奴遗风,“有棺椁金银衣裘,而无封树”,即不积土起陵,树碑标墓。成吉思汗即行此不封

  • 和硕特西右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隆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闲散台吉色布腾博硕克图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

  • 归绥新军起义

    1911年归绥新军响应辛亥革命发动的起义。辛亥革命时期,各省新军纷纷起义,同盟会蒙古族会员云享等在归绥(今呼和浩特)新军中广泛进行宣传活动,新军统领周维藩在同盟会员的的宣传鼓动下,于11月9日12时,

  • 以哈阿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扎哈喇哈卫,并说清代有扎哈喇哈峰,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900里。

  • 居希

    见“四部医典”(555页)。

  • 合迷里

    即“哈密”(1630页)。

  • 夜婚

    旧时部分壮族婚俗。亦称火把婚。流行于广西凌云县城及其附近。平民婚娶,白天不能举行婚礼,必须等到深夜,方能点着火把将新娘送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相传此俗起于岑氏土司统治时代,土官规定土民婚前要将新娘送到土官

  • 孱陵

    见“作唐”(1088页)。

  • 袞济斯扎布

    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俺答汗(阿勒坦汗)玄孙,固山贝子。※固穆第四子。康熙十三年(1674),袭札萨克固山贝子。十四年三月,拒察哈尔布尔尼诱,不从叛,遣使三等护卫舍布斋奏告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