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乃蛮部

乃蛮部

①清代哈萨克中玉兹(鄂尔图)部落名。又译奈曼部。18~19世纪时,主要驻牧于巴尔喀什湖周围、伊犁及塔尔巴哈台等地。先民原为蒙古国之“乃蛮”,后因被成吉思汗战败西迁,部分遂融合于哈萨克族中。 ②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奈满。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西南伊勒古楚卡伦外,与巴达克山、霍罕等毗邻。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先民也为蒙古国时“乃蛮”。

猜你喜欢

  • 塔剌思

    见“怛逻斯”(1501页)。

  • 阔普通武

    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他塔拉氏。字甫。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二十二年(1896),由詹事迁内阁学士,逾2年,迁礼部左侍郎。支持戊戌变法运动,进呈康有为拟定之《请定立宪开国会》奏折,又上书请设

  • 遥里

    原为※奚族部族名,后作姓氏。又作瑶里、姚里、肴里(亦有以为即《金史》所记“越里”)。为※五部奚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该部仍沿此称。至辽圣宗时(982—1031)

  • 北魏平文皇帝

    见“拓跋郁律”(1360页)。

  • 爱萨

    清代浩罕伯克。一称爱散、爱散巴图尔、爱萨达德华。浩罕人。道光六年(1826)六月,率安集延人60余随张格尔窜犯喀什噶尔(今喀什)。被击败,逃归浩罕。十年(1830),复偕胡什伯克木萨挟持张格尔兄玉素普

  • 黄守忠

    清末抗法英雄。广西宁明县北江人。壮族。同治四年(1865)曾参加吴亚终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参加刘永福组织的黑旗军,任前营管带。十二年(1873),法国上尉安邺率侵略军攻占越南河内。随刘永福

  • 达母缕

    见“达密里部”(734页)。

  • 卓哩克图诺延

    见“扯力克”(1054页)。

  • 拜日仪

    契丹族传统祭俗。契丹崇日,遇事有向东拜日之习。国遇大事,如皇帝即位举行※柴册仪,或在其它重要礼仪中皆有拜日的仪式。皇帝拜日时,设露台,置褥,上香,臣僚于左右陪位,宰相以下通名,齐奏“圣躬万福。”

  • 伊斯兰报

    参见“正道周报”(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