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丰州滩

丰州滩

地名。亦称丰州川。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土默川)。北靠大青山(属阴山山脉),南抵沙岭山,东起蛮汗山,西至包头黄河岸。据考证,为黄河故道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约1050公尺。境内有大黑河(黄河支流)、小黑河、枪盘河及哈素海等湖泊,水源充足,水草丰美,森林繁茂,到明代还有10围以上的大树,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煤、铁等矿产。既适于放牧,又宜于农耕。万余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内有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多处,如著名的※大窑文化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重要栖息地。从传说中的尧舜禹三代时期起,到东汉时期,主要为※匈奴的驻牧区,春秋战国时代,这里还活动着※楼烦和※林胡两个游牧部落。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将这一带划入云中郡内。秦代仍属云中郡,故丰州滩最先被称为“云中川”。汉继秦制,仍设云中郡,先后为匈奴呼韩邪单于及南匈奴的驻牧地。三国时期,被南迁的鲜卑占据。东晋太元十一年(386),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属北魏云州。不久,居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族(亦称丁零、铁勒、高车)与※柔然结盟南下,不断与北魏发生冲突。神䴥二年(429),拓跋焘集数十万骑兵围攻敕勒、柔然诸部,敕勒十万余落战败附魏,被安置于云中川一带,故又称为“敕勒川”,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对敕勒川作了生动的描写。隋初,设云州。大业三年(607),改为定襄郡。隋唐时期,※突厥兴起,向漠南发展,敕勒等部北迁。唐朝败突厥,设羁縻州统治边远民族地区。龙朔三年(663),设云州都护府。麟德元年(664),更名为单于大都护府。敕勒川改称“白道川”,受都护府管辖。五代时期,又称为“哈罗川”。居于辽河地区的※契丹兴起,向西南扩展,建立辽朝,设云州天德军节度使,统辖振武、富民两县,隶西京道。金代设丰州,属西京路。元代,仍设丰州,属中书省大同路。故自辽朝至明代东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入居时,这一地区被人们称为丰州滩或丰州川。明初,大败※北元,明朝将其防区推进到狼山、阴山和大青山一线,在丰州滩设丰州和云内州。永乐(1403—1424)末,西蒙古※瓦刺势盛,逐步控制全蒙古,并向南进。正统十四年(1449),在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大败明军,俘明英宗。明朝被迫将其防线南撤,设※九边重镇,修筑长城,放弃了河套及丰州滩一带,该地区遂被瓦剌占据。瓦刺首领※也先卒后,成为东蒙右翼驻牧区。嘉靖(1522—1566)初,俺答汗率土默特部入居丰州滩,收纳大批汉族兵民,发展畜牧业,兴办农业、手工业,修建※大板升、※库库河屯等城镇。又与明朝停止战争,建立通贡、互市关系,使丰州滩成为富冠北疆的草原明珠。从此,丰州滩易名为土默川,并沿用至今,成为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猜你喜欢

  • 勒空

    藏语音译,意为“局、馆、办事处”。原西藏地方政府直属各类办公机构。原萨迦地方政权设官员13名,分管各项政务。自顺治十年(1653)五世达赖时起,历经七、八世达赖喇嘛,陆续增加员额,添置各类办公机构(勒

  • 斡朵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一年(1413)十月,女真首领脱亦脱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以脱亦脱为指挥同知,猛哥弗儿哥为指挥佥事,兀的哥等为副千户等,赐诰印、冠带等。今人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牡

  • 古塔巴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辖下。明《边政考》作苦他巴。清《西域水道记》作胡图克拜,为准噶尔语“吉祥”之意。《西域图志》等作呼图克拜。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此筑景化城

  • 冯仆

    陈朝岭南地方官吏。字龙贤,号独统。南越俚人女首领※洗夫人之子。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受母命率岭南诸首领至建康朝陈,被封阳春郡太守。宣帝太建元年(569)十月,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又奉母命率南越诸酋长

  • 苏滨水

    即“率宾水”(2093页)。

  • 盐神

    廪君蛮传说中的神女。相传巴氏子务相被诸蛮拥立为廪君后,从夷水至盐阳,遇盐水神女,神女愿留共居,廪君不应。“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越

  • 雅达干

    即“雅德根”(2197页)。

  • 金棻

    1895—1975近代书画家。字默庵,号蟫翁。山东济南人。回族。自幼酷爱书法,广临汉代隶书及两周金文。青年时,曾在陆军边防五师当缮写员,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山东长兴中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山东省教

  • 石凤魁

    ?—185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贵县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客家人)。清咸丰元年(1851),随堂弟※石达开参加金田太平军起义。在石达开麾下参赞军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封国宗。奉命率兵2万与赖

  • 达扎路恭

    吐蕃大臣。全称思兰·达扎路恭,又称论悉诺罗,一说即唐书之马重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大臣。曾因崇信本教反对兴佛遭流放,后改信佛教。赤松德赞未掌政时即得到其支持,消灭臣下叛乱,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