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寺碑
碑名。今存河北正定。隋开皇六年(586)刻。无撰书人名,《集古录》记为张公礼撰。楷书三十行,行五十字。宋欧阳修评其“字画遒劲,有欧(阳询)、虞(世南)之体”。历称隋碑第一。近人康有为评其“如金花遍地,细碎玲珑”。以为兼六朝书法之大成,故为书家所重。有文物出版社据最早拓本影印行世。
碑名。今存河北正定。隋开皇六年(586)刻。无撰书人名,《集古录》记为张公礼撰。楷书三十行,行五十字。宋欧阳修评其“字画遒劲,有欧(阳询)、虞(世南)之体”。历称隋碑第一。近人康有为评其“如金花遍地,细碎玲珑”。以为兼六朝书法之大成,故为书家所重。有文物出版社据最早拓本影印行世。
471—529南朝梁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字灌蔬。齐永明中,为宜都王萧铿行参军。入梁,官至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普通六年(525),值东宫学士省。励精于学,博通群书。奉武帝命撰《梁
书名。清沈惟贤撰。三卷,附录一卷。据《史记》、《汉书》、《汉纪》、《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等有关资料,按年记叙西汉与匈奴在军事、政治、文化诸方面关系,详于军事。自高帝元年(前206)起,至平帝元始五
今江苏江浦县西南高旺镇。《晋书·王浑传》:西晋太康元年(280)伐吴,王浑“遣殄吴护军李纯据高望城”,即此。
明代松江所产棉布。较标布稍狭而长,价与标布相等,销湖广、江西、两广等地。
1798—1862清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号雁汀。道光进士。道光二十七年(1847)任侍读学士,迁通政司副使。通知时事,善治财政。咸丰元年(1851)疏请广通言路,宽惜民力。授户部右侍郎,兼署顺天府尹
?—1910清湖南湘乡人,字文炳。早年入哥老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参与萍浏醴起义,事败走广州,投入清军巡防营,创设“保亚会”,密谋反清。经葛谦介绍加入同盟会。次年参加黄兴发动的钦州防城之役,运
战国赵地。即今河北武邑县东南观津。《史记·乐毅列传》:齐湣王疆,“西摧三晋于观津”。后燕将乐毅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皆即此。汉置观津县。
算学术语。古筹算除法运算中的估商法。其法是根据九归诀来商定商数,与笔算思想方法相同。后被归除方法所取代。
1651—?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则震,号斋。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耿精忠反,迫受官职,与李光地谋以蜡丸密报朝廷,光地事成据为己功,他以从逆论斩,减死流放尚阳堡。康熙三十七年(1698),召
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古宋区。原为元代之九姓罗氏蛮夷长官千户所。洪武二年(1369)任福从傅友德入蜀招抚羿蛮有功,遂改长官司,命其统之。成化元年(1465)因征都掌蛮而升安抚司。天启六年(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