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金台顿

金台顿

或名金台驿。北宋镇州和辽幽州之间重要止宿屯驻之所。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关外。《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乘灭北汉之势,移师征辽,往返途经于此。

猜你喜欢

  • 理欠案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改三司理欠司置,隶比部。元祐元年(1086)采纳司马光建议,改隶户部。三年,复归比部,由比部郎官领之。

  • 北一辉

    1883—1937日本人。原名北辉次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与宋教仁、刘师培等过从甚密。后曾介入会内反孙纠葛。辛亥革命期间独自来华,活动于上海、武昌、南京等地,著有《支那革命外

  • 官健

    见“健儿”。

  • 莽鹄立

    1672—1736清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树本。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理藩院笔帖式。雍正元年(1723)官长芦盐政,请升天津卫为直隶州,又请将山东灶银之半摊入地粮。后任甘肃巡抚、署工部尚书

  • 蒲人

    即唐宋时的扑子蛮,元代以后的蒲蛮。相传为百濮苗裔,分布在今云南凤庆、澄江、镇沅、普洱、楚雄、永昌、景东等地。居多傍水。大部分即今之布朗族。另一部分自清初起化为*崩龙族。

  • 荀林父

    又称荀伯、中行桓子、中行伯。春秋时晋国正卿。字伯。一说为荀息之孙。晋文公四年(前633),文公蒐于被庐,作三军。他为下军御戎。次年,晋作三行以抵御狄人,被任为中行(步卒)之将,遂以中行为氏。晋景公三年

  • 万斯同

    1638—1702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季野,号石园。明鲁王监国,授户部主事。少从黄宗羲受业,熟读二十一史及明各朝实录,名重一时。明亡守节不仕,以纂修明史为己任。出游四方,就故家长老求遗书,问往事,于

  • 刘毅

    ①(?—285)西晋东莱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字仲雄。幼有孝行,好臧否人物。侨居平阳,太守杜恕请为功曹。沙汰郡吏百余人。魏末,司马昭辟为相国掾。武帝受禅,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以忠蹇正直,使掌谏官。后

  • 銮仪使

    官名。清代銮仪卫主官。顺治四年(1647)置,三员,满二人,汉一人。皆为正二品。专掌供奉皇帝车驾仪仗。宣统元年(1909),因避溥仪讳,改称銮舆使。

  • 黄花谷

    地名。在今陕西凤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二年(955)王景伐蜀,蜀将李廷珪分兵出黄花谷,断其粮道,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