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蛮
南北朝时对荆州境内少数民族的泛称。其中宜都、天门、巴东、巴建、默阳、建平诸蛮族,多系廪君种即巴人后裔。
南北朝时对荆州境内少数民族的泛称。其中宜都、天门、巴东、巴建、默阳、建平诸蛮族,多系廪君种即巴人后裔。
亦作椎结。以发式如椎状,故称。名称见《史记·西南夷列传》。为居住在今黔西、滇池、西昌地区远古民族之发式。此从云南晋宁、江川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造型中得到证实,其发髻椎状,或束于前、或后、或侧。与司马迁记载
?—前425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428—前425年在位。秦躁公弟。后为庶长晁及大臣围攻,自杀。
官署名。明代工部将作司所属机构。洪武六年(1373)置。为正七品衙门。设正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掌工程营缮及器用制作等事。十年,与将作司并革。
杂志名。清同治十三年(1874)在福州创刊。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主办。月刊。光绪元年二月(1875.3)迁上海。由上海基督教清心书馆、中国圣教会先后主办,美国传教士范约翰(J.M.W.Farnhan)主编
又称押司官。宋州县及部分中央机构吏人之一。地位较高,在*手分之上。往往负责某一方面事务,如负责粮料,为粮料押司官等。县押司则与县录事合称“押录”,为县最高级的吏人。
官名。北魏道武帝天兴二年(399)始在畿县置代令。属代尹。太武帝延和元年(432)改代令为万年令,后复旧。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平城非畿县,代令同于列郡县令。
即“完颜允恭”。
书名。唐道宣撰。三十卷。因分卷不同,亦有四十卷本。为《弘明集》的续编,惟体例稍异,故称。分归正、辨惑、佛德、法义、僧行、慈济、戒功、启福、悔罪、统归十部分,共载辑一百三十余篇有关佛教论述的书文、序疏、
太平天国文献。洪秀全著。写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至二十八年。咸丰二年(1852)编入《太平诏书》刊行。指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强调“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魔害”,号召群众
全名中华民国旅沪志愿决死团,后改名中华民国游击志愿决死团。清末革命军事团体。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911.11.14)由何海鸣、胡仰、卢保三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总代表为陈血岑。其宗旨为“牺牲性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