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丹
明代出现的一种由动物、植物、矿物等制成的有机混合肥料。配制方法有多种,而最先见于耿荫楼《国脉民天》,称“料粪”,“粪丹”一名出自《徐光启手迹·农政全书手札》。所用原料主要有大粪、麻糁或麻饼、黑豆、鸽粪或鸡、鹅、鸭粪,有动物尸体及脏器、毛血等,还有无机物如黑矾、砒霜和硫磺之类,将这些原料用坑或缸埋入土中密封,腐熟后晾,敲碎,或加上一些好土,便可当肥料使用,有显著的肥效和防虫作用。
明代出现的一种由动物、植物、矿物等制成的有机混合肥料。配制方法有多种,而最先见于耿荫楼《国脉民天》,称“料粪”,“粪丹”一名出自《徐光启手迹·农政全书手札》。所用原料主要有大粪、麻糁或麻饼、黑豆、鸽粪或鸡、鹅、鸭粪,有动物尸体及脏器、毛血等,还有无机物如黑矾、砒霜和硫磺之类,将这些原料用坑或缸埋入土中密封,腐熟后晾,敲碎,或加上一些好土,便可当肥料使用,有显著的肥效和防虫作用。
官名。唐代始置,掌天子车驾仪仗事。开成五年(840)葬文宗,以兵部尚书王起充任。五代沿置,多以兵部尚书充。宋初改以他官充任,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始铸其印。真宗大中祥符以后,凡有大礼,以中书、枢密
明人。淳安公主驸马。正德五年(1510)参与廷审刘瑾,迫其服罪,名声遂起。嘉靖中卒,赠太保,谥康僖。
1047—1107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字子开。曾巩弟。治平进士。调台州黄岩主簿、郑州教授。擢崇文院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删定《九域志》。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为国史院编修官。进吏部郎中
又译乌鲁骨。女真语对*群牧司(或称群牧所)的称谓。原义为“蕃息”。
①(约1246—1313)蒙古朵鲁班氏,人称孛罗丞相。早年曾任元世祖之博尔赤及怯薛长。至元七年(1270)以后,历任御史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十四年,任枢密副使。灭宋后,与伯颜、阿术等蒙古将帅议
书名。清赵钺、劳格撰。三卷。本于唐崔湜《御史台精舍碑铭》所记唐侍御史并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并内供奉、侍御史兼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杂知御史及此中未书官位者一千数百人姓名、事迹,采集两《唐书》、《唐会要》
新莽时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东)大姓。僰族。天凤元年(14),与若豆联合起兵杀益州大尹(即郡守)程隆,越巂郡姑复县(今云南永胜北)夷人大牟亦起兵响应,杀其边吏,形成“三边尽反”之局面。斗争持续至地皇四年
西汉置。治今河北唐县东北固城。属中山国。北齐省入安喜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移治今县西雹水,属定州,大业中属博陵郡。唐属定州,圣历元年(698)移治今县西南城子。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名中
86—164东汉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南)人,字世英。顺帝永建中,征为议郎。后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魏郡太守、太常等职。元嘉元年(151)迁司空。曾上书建议孝廉之选增设孝悌及能从政者四科,得采纳。后桓帝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佐稍大夫下大夫掌本稍事务,正三命。下设稍正中士。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