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钞
①宋代纳税之凭证。全称输纳税租钞,又称钞旁。共四份,户钞给纳税人作收据,县钞由收纳税物仓库送县销注簿籍,监钞给监督纳税官员收掌,住钞由受纳税币、税物的仓库保存。未用印时称白钞,用印后称朱钞,只有朱钞能作已纳凭证。印有数种,由监督纳税官员亲自使用,收税完毕,簿籍销注后,即由官员亲自监督毁印,以防伪冒。②清代指征收的货币。《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如由上海等处出口之货,江海等关止收本关出口税钞。”
①宋代纳税之凭证。全称输纳税租钞,又称钞旁。共四份,户钞给纳税人作收据,县钞由收纳税物仓库送县销注簿籍,监钞给监督纳税官员收掌,住钞由受纳税币、税物的仓库保存。未用印时称白钞,用印后称朱钞,只有朱钞能作已纳凭证。印有数种,由监督纳税官员亲自使用,收税完毕,簿籍销注后,即由官员亲自监督毁印,以防伪冒。②清代指征收的货币。《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如由上海等处出口之货,江海等关止收本关出口税钞。”
战国齐平陆邑,西汉置东平陆县。以西河郡有平陆县,故此加“东”字。治今山东汶上县北。自汉至晋皆属东平国。南朝宋改为平陆县。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十三日(1907.7.22)在天津创刊。周刊。设图画、论说、谭丛、中外新闻、科学小说等栏目。发行三月,共出二十四期。
1378—1448明宗室。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宁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建文元年(1399)被削护卫。“靖难”兵起,燕王袭大宁,遂从。永
①《三国志·张鲁传》称,东汉末年天师道首领张鲁在汉中通道上置义舍,又于舍内置义米、义肉,行路者可量腹取足。②西晋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负担之土地税。《晋书·食货志》称:“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
即“祖乙”。
西汉置。治今河北大城县西南。属勃海郡。东汉改属河间国。西晋移治今河间市东。属章武国。北魏孝昌二年(526)复移治汉旧城。属章武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乘驿凭信。为邮符之一种,清制,兵役因差驰驿者,皆给以火牌,内填有应给夫马、车船之数,并以此领取口粮。沿途驿站例查验火牌,予以接待供给。参见“邮符”。
见“辑里丝”。
突厥语音译。又作吐屯发。古代突厥汗国官名。由可汗派遣,常驻属国,负责监督行政和征收赋税。世袭,无员限。《周书·突厥传》:“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次俟利发,次吐屯发,及余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为之。”
?—1899清安徽合肥人,字筱泉,又字筱荃。李鸿章兄。拔贡出身。曾任湖南永定、益阳、善化知县。咸丰初年为曾国藩主持湘军粮台,历任江西吉南赣宁道,广东督粮道、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迁湖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