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
隋开皇九年(589)置松州,寻改澧州。以澧水得名。治澧阳县(今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初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府,明洪武九年(1376)又降为州,省澧阳县入州。属常德府。三十年改属岳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升为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区缩小。1913年改本州为县。南宋初钟相、杨么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隋开皇九年(589)置松州,寻改澧州。以澧水得名。治澧阳县(今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初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府,明洪武九年(1376)又降为州,省澧阳县入州。属常德府。三十年改属岳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升为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区缩小。1913年改本州为县。南宋初钟相、杨么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古代竞技运动。杂技百戏之一,亦作角氐、觳抵、角觝,是一种两人相抵角力的竞技。后世亦称相扑、争交,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摔跤。其名始见于《史记·李斯列传》。据《汉书·刑法志》,至迟在战国时已经出现这种寓武备于
官名。主管朝会班秩、威仪。唐代多以殿中侍御史充任,若全都出使在外,则以监察御史行充,纠察离班、语不肃者。五代沿之。宋咸平六年(1003),三京留司御史台置一员,与令史分按院、管勾两班;又有入品知班三员
即“海罗罗”。
1705—1777清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字广蕴。雍正进士。以刑部员外郎擢山东道监察御史,曾上疏言安民五事。后任漳州知府,累官至浙江粮道。
官办军用企业。又称上海炸弹三局。清同治元年(1862)由李鸿章创设于上海。由三个局组成。一局由英人马格里总办,又名松江军械所,机器设备最先进。另两局分别由丁日昌和韩殿甲负责。三局铸造的炸弹专供淮军镇压
明末高迎祥起义军部下八员大将的称号,即眼钱儿、点灯子、李晋王、蝎子块、老张飞、乱世王、夜不收、李自成。因李自成最负名望,故一般史书所载闯将,多专指李自成。
古族名。明代记录中作阿罗,清代记录中作阿倮、倮罗,均罗罗别称。清开化(治今云南文山)、东川(治今云南会泽)皆有之。近代滇南彝族中亦有自称为“倮族”者。
历(曆)见“元始历”。
明代主要官手工业之一。产品包括在京各项营缮所需之砖瓦、石灰,及御用瓷器等。参见“三山大石窝”、“琉璃厂”、“黑窑厂”、“御器厂”。
明永顺宣慰使司地。清雍正七年(1729),以土司改流,析其地置县,隶永顺府。乾隆元年(1736),又以所废大喇长官司地益之。在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沅江支流酉江上游,邻接湖北、重庆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