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路,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曾于路置福建行省。二十二年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泉州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路,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曾于路置福建行省。二十二年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泉州府。
?—1293元蒙古人。扎剌儿氏。祖拜延八都鲁,领蒙古军镇成都,任奥鲁官。至元六年(1269)袭职。十六年,从征斡端(今新疆和田)。二十一年,奉诸王术伯之命前往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为游击军,率勇士五十
唐武德九年(626)立。虞世南撰并书。楷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字。原在长安城内国子学孔子庙,晚唐以后毁失。原石拓本在北宋时已极罕见,今存北宋王彦超摹刻本,称陕本;元山东城武摹刻本,称城武本。前者存于今陕西
①绑在车辕上备人牵拉的横木。颜师古曰:“辂者一木横遮车前,二人挽之,一人推之。”②车名。专供天子、诸侯王及王后乘坐。辂车有多种类型,并有各式标志与特征。如有王之五辂,指用玉、金、象、草、木五种车饰。
①本指织物之纵线,与“纬”相对。汉许慎《说文》:“经,织从丝也。”引申为常道、规范。《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
清代御史之俗称。以御史属都察院,故名。
明代税课之一。即饷税中根据商船之广狭所征之税,其税出自船主。万历三年(1575)《东西洋船水饷等第规则》定:西洋船,面宽一丈六尺,每尺抽征银五两,船面每增一尺,加银五钱,至二丈六尺以上者,每尺可抽银十
在今浙江嵊州,即曹娥江上游。北宋以前在剡县境内。因水质宜制纸,以产藤纸、竹纸著名。南朝梁元帝《咏纸》诗称其“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唐皮日休《二游》诗:“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于月。”
唐尚书省户部司办事章程。式文已佚。《唐律疏议·捕亡·在官无故亡》于解释“边要之官”时,引本式“灵、胜等五十九州为边州”一句。《唐会要·缘封杂记》亦引本式关于食封人身殁后,其封物的分配办法一条。
宋时从事采矿的专业户。
①一名鱼儿泺、答儿脑子、答儿海子。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②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西南之贝尔湖。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蓝玉击败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