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濬
明末清初湖北黄冈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明副贡生。明亡后,寓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鸡鸣山。曾致书友人勿出仕清廷作“两截人”。晚年穷困而卒。工诗,诗文豪健。著有《变雅堂集》。
明末清初湖北黄冈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明副贡生。明亡后,寓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鸡鸣山。曾致书友人勿出仕清廷作“两截人”。晚年穷困而卒。工诗,诗文豪健。著有《变雅堂集》。
约1200—约1260南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曾为苏州仓台幕僚,后复入浙东安抚使、知绍兴府吴潜幕中。晚年为荣王赵与芮(度宗生父)门客。终于布衣。贾似道未相时,他尝作词称颂。
见“徙多河”。
即“金文”。
又名《女科辑要》。书名。清沈又彭著。又彭,字尧封,又字尧峰,浙江嘉善人。原书名《女科读》,仅十页,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后由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语,名《沈氏女科辑要》,并刊于道光三十年
商代晚期青铜器。传为清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寿张(今梁山县境)。通高24.5厘米。尊作犀牛形,素面,犀角粗壮,躯体肥大,四足着地。有铭文二十七字,记载商王(帝乙或帝辛)十五年举行肜祀时,伐人方而归,于丁巳
物种说。意即各种生物都能相当稳定地将本种类的特征传给后代。东汉王充《论衡》:“龟生龟,龙生龙,形、色、大小不异于前。”即任何种类生物,其子代与亲代,总是相似的。又:“物生自类本种”,“且夫含血之类,相
武则天时,酷吏对犯人的残害行为。如将犯人耳装泥,头罩笼,折肋骨,签钉手指,悬发熏耳,伤害四肢等。
汉代一种给牛御寒的覆盖物,以草或乱麻编成。《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颜师古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王先谦《汉书补注
全称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清末地方自治机关。宣统元年五月一日(1909.6.18)成立,前身为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设董事会和议事会,举李平书为总董,沈恩孚、吴馨为正副议长,董事和议员多属上层人士。在
即“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