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暴蛮

暴蛮

古部落名。始见于《蛮书》。即《新唐书·南蛮传》所载乌蛮七部落之一。为近代贵州威宁、水城、赫章一带彝族先民。唐时居竹子岭之东,即今云南宣威北部和贵州威宁一带。元代与乌撒部同在一地,乌撒部居地旧名巴兀姑,元为巴的甸。巴、暴音近,暴蛮族称或与此有关。

猜你喜欢

  • 司仪令

    官名。北齐置,为鸿胪寺司仪署长官,从九品上。隋初沿置,二员,从八品,大业三年(607)升正七品。唐代置一员,正八品下,掌凶礼丧葬之具。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 鲍敬言

    东晋人。“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批驳儒家“天生蒸民而树之君”的说法。认为君权并非天授,而是“强者凌弱”、“智者诈愚”的工具,把人类社会的一切丑恶和灾难都归结为有君之故。幻想实现“无君无臣”、“顺天

  • 骆统

    193—228三国时吴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字公绪。少时乡里饥荒,因布施而显名。孙权领会稽太守,他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治民甚有条理。权召为功曹,行骑都尉。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今湖北宜昌),迁偏将军

  • 愚书

    书名。南宋唐仲友著。自序称:“取经传紬绎奥义,愚虑所及,随辄记录。”故名。今本从《悦斋文粹》残本录出,计有《君臣》、《士民》、《治教》、《兵财》、《道学》、《圣贤》六篇,每篇二十则。其言“道学”,谓“

  • 运同

    官名。同知盐运使司事之简称。明代于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六个都转运盐使司各设一人,为都转运使之副职,从四品。清沿明制,于直隶、山东、广东各设一员,为盐运使之佐贰,分督各盐课司大使,管理盐务

  • 御伯

    官名。北周改侍中为御伯,设御伯中大夫、下大夫等官。保定四年(564),又改御伯为纳言。参见“纳言”、“侍中”。

  • 邦冢君

    同邦君。周代称诸侯国君。《班簋铭》:“王命毛公以邦冢君、土(徒)驭”,“伐东或(域)㾓戎”。 《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 散属

    官名。三国魏末相国府僚属,即不署曹、无具体职司之“属”,位在诸曹掾属下。员九人。

  • 广州新军起义

    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同盟会南方支部在运动新军基础上,原定清宣统二年(1910)元宵节在广州发动起义。讵至春节,新军因故与巡警冲突激变,党人倪映典遂率新军一标仓促起事,于一月三日(2.12)分三路进攻

  • 尤在泾

    ?—1749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名怡,以字行,号拙吾。晚年自称饲鹤山人。为清代内科名医马俶弟子。学有渊源,医道精深,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金匮》。性沉静恬淡,不求名利,为人治病,多见奇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