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抽捐

抽捐

清代临时性财政措施。分捐纳、捐输两种。捐纳,即向政府交纳一定银两,政府授予各种荣誉虚衔和实职。清初曾屡开捐纳,筹措饷银。乾隆十年(1745)始有经常性捐纳,捐例亦分暂行事例与现行常例两种。鸦片战争后,京官自郎中以下,外官自道台以下,均可捐纳,政府亦将捐款纳入正项财政收入。捐输,即因筑城、水利或赈灾等原因,要求商民捐献银两,以资国用。名曰自愿,实则强制。

猜你喜欢

  • 中督护

    官名。魏晋间各方镇所置领兵官称督护。十六国前凉置中督护,即中军之督护。

  • 滑台新驿记

    碑石。唐大历九年(774)刻。李阳冰篆书。原石早佚,宋拓孤本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蔡国用

    ?—1640明江西临川人,祖籍金溪,字正甫,号静原。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年间曾疏诋东林党人,后又忤魏党,勒令闲住。崇祯元年(1628)复官,累迁工部右侍郎。十一年以督修京城功,擢礼部尚书,

  • 小曲(麯)

    曲(麯)酒曲品种之一。 也称酒药、白药、酒饼等。以米粉或米糠等谷物为原料,添加少量中草药或辣蓼草,接种曲母,人工控制温度培养而成。因体积比大曲小,习称小曲。是黄酒、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在汉

  • 罚项

    清代钞关拿获漏税商人所罚之银两。其一半赏给拿获人役,另一半归入正项,年终解部。

  • 梅赜

    一作梅颐、枚颐、枚赜。东晋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西)人,字仲真。初为领军司马,官至豫章太守。自称得到《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献于朝廷,列为官学。南宋朱熹、吴棫始加怀疑,元赵孟頫、吴澄,明梅鷟均作过

  • 宛温县

    西汉元鼎二年(前115)置。治今云南砚山县北、清水江西岸。属牂牁郡。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225),为兴古郡治所。东晋桓温改名宛暖县。

  • 路铎

    ?—1214金冀州(今属河北)人,字宣叔。伯达之子。 明昌三年(1192),任左三部司正,迁右拾遗。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等台谏官,直言敢谏,累遭贬斥。泰和六年(1206),召为翰林待制兼知登闻鼓院,累

  • 都漕运使司

    官署名。元属户部。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等处粮斛运输。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自京畿漕运司分出,于河西务置总司,分司临清。秩正三品,领以运使二员,下设同知、副使、运判等官。辖河西

  • 垣县

    ①西汉置,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王茅。属河东郡。东汉改为东垣县。②隋大业三年(607)改毫城县置,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属绛郡。唐武德中为邵州治。贞观以后属绛州(龙朔、长安间曾属洛州,贞元、元和间曾属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