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右卫
明代于东北地区女真族聚居地所置卫之一。正统七年(1442),析原建州左卫而置,以都督佥事凡察掌卫事,并升都督同知。卫址在今辽宁新宾境,与建州卫、建州左卫同居一处。称建州三卫。景泰二年(1451),凡察死后,孙纳郎哈袭职,升为右都督。成化三年(1467),纳郎哈被明军杀于广宁,其叔卜哈秃继任右卫都指挥同知,掌卫事。嘉靖末年,王杲掌卫事,势盛,总领建州三卫之事。万历三年(1575),王杲死,右卫遂不振。
明代于东北地区女真族聚居地所置卫之一。正统七年(1442),析原建州左卫而置,以都督佥事凡察掌卫事,并升都督同知。卫址在今辽宁新宾境,与建州卫、建州左卫同居一处。称建州三卫。景泰二年(1451),凡察死后,孙纳郎哈袭职,升为右都督。成化三年(1467),纳郎哈被明军杀于广宁,其叔卜哈秃继任右卫都指挥同知,掌卫事。嘉靖末年,王杲掌卫事,势盛,总领建州三卫之事。万历三年(1575),王杲死,右卫遂不振。
官署名。金代置。凡州府所募射粮军、牢城军,每五百人为一指挥使司。设使掌本司事。分为四都,都设左右什将、承局、押官各一人。如本处军员不足,三百人或二百人亦设指挥使,百人则止设军使,百人以下立为都,不及百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夜间禁戒。
又译只儿吉、朱力斤。蒙古建国前克烈部的一支。以作战骁勇著称,克烈部汪罕出征时,常以为前锋。汪罕败亡,被瓜分给忙兀氏畏答儿妻、子及逊都思民塔孩等各千户中。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汉口创刊。王华轩经理,凤竹荪主编。日出两大张。以“开通风气,提倡商务学务”为宗旨,标榜“公正稳健”,鼓吹社会改良。三十四年发行副刊《汉口见闻录》一大张。武昌起义时严
书名。日人曾根俊虎著。一册。作者曾亲历太平军转战之地,并参以外人从军记载,纂为是书。起咸丰元年(1851),迄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记太平天国兴亡之迹,于清军奏议仅记大略,而洪秀全讨清檄文一依原
即“右骐骥使”。
西汉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长卿。以《鲁诗》教授楚国。宣帝时,为博士,参与石渠阁会议,与诸儒杂论《五经》异同。元帝初元五年(前44),以长信少府迁御史大夫。后以岁恶民多流亡,与丞相、大司马、车骑
西汉人,字叔。文帝时以刑名侍太子。景帝时常为九卿。武帝元光四年(前131),任御史大夫。为政宽厚。元朔二年(前127),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子孙咸至大官。
书名。清田志肃自编。谱主号琴舫,以举人入仕,累官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等。是谱起道光十六年(1836),迄光绪二十一年(1895)。前四十五岁为自记,后为其子忠询代记。记其仕历
历(曆)见“天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