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
老子提出的理想社会。主张国家要小,人民要少,不用舟车、甲兵、文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见《老子》第八十章。
老子提出的理想社会。主张国家要小,人民要少,不用舟车、甲兵、文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见《老子》第八十章。
古国名。原称大真国,改称东夏国,又名东真国。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于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称天王,建国号大真,建元天泰。次年,降于蒙古,旋又叛去,称东夏。势力所及,西北自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
约1734—1788清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原名买木热·艾孜木。维吾尔族。辅国公额色尹侄女。乾隆二十五年(1760)随同进京,入宫为贵人,二十七年为嫔,三十三年为妃,曾陪侍高宗赴江南、泰山、盛京巡游
1829—1894清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名模,字式侯,后更今名,字㤅伯,号莼客。 道光三十年(1850)补县学生员,十一次应南北试未中,入貲为户部郎中,以诗文名噪京师,大学士周祖培、
①周代居统治地位者的通称。《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②春秋以后指有道德或见识的贤者。《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即“交阯布政司”。
①北周建德五年(576)取吐谷浑河南地置,“以开廓边境为名”(《元和郡县志》)。治浇河城(今青海贵德县)。隋大业初改置浇河郡。唐武德二年(619)移治化隆县(后改为化成、广威,在今青海尖扎县北)。辖境
隋仁寿三年(603)置。治新安县(今淳安县西北威坪。大业初改为雉山县,移治今淳安县西)。大业初改为遂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睦州。七年改为东睦州,八年复旧。万岁通天二年(697)移治建德县(今市
旧作“王偁”,误。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字季平。历知龙州、直秘阁。庆元间终吏部郎中。其父赏,曾参与编修实录。他有志于史学,广搜北宋九朝事迹,撰《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无表志,为纪传体北宋史。淳熙十
战国燕邑,以涿水得名。即今河北涿州市。《韩非子·有度篇》曰:“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秦置县。
即“华阳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