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县
南朝陈置。治今湖北宜都市,为宜都郡治。隋开皇七年(587)为松州治,十一年改名宜昌。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宜都,为江州治。贞观八年(634)后县属硖州。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荆州府。1912年后属湖北省。1987年改设枝城市。
南朝陈置。治今湖北宜都市,为宜都郡治。隋开皇七年(587)为松州治,十一年改名宜昌。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宜都,为江州治。贞观八年(634)后县属硖州。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荆州府。1912年后属湖北省。1987年改设枝城市。
春秋时郑国大夫。郑文公三十七年(前636),宋成公至郑,他认为宋系殷商之后,于周为客,应对宋君盛礼相待,郑文公从之。穆公元年(前627)为郑戍守的秦将杞子等谋与秦军偷袭郑国都,他奉命往观动静,用婉言讽
书名。清李慈铭撰。一卷。《越缦堂读史札记》之一种。李氏据《南史》校明汲古阁本、监本《宋书》之误,并驳正殿本万承苍考证之失,而于官制考校、北监本妄改之例,颇为精审。
即“伯蓝也怯赤”。
使职名。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置,掌内厩马匹,以宦官充任,多省称飞龙使。初隶于闲厩使,代宗以后,掌京城全部马匹。
见“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1873—1948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慧僧。监生出身。清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为浙江支部长。宣统元年(1909),被举为浙江咨议局候补议员。杭州光复后,任浙江军政府政治部
南宋恭帝赵㬎于德祐二年(1276)三月降元,同年五月,宋端宗即位,遥上赵㬎尊号为“孝恭懿圣皇帝”,世称恭帝。祥兴二年(1279)南宋亡时,赵㬎尚在。他死于元代
西夏国钱币。铜质,圆形方孔,西夏文字。铸仁宗乾祐年间。
书名。清洪亮吉撰。十六卷。未见刊本。
?—1127金太祖第二子。女真名斡鲁补,又译斡离不。金建国前,每从阿骨打征战,常在左右。天辅六年(1122),领兵追逐辽天祚帝,屡建军功。随太祖定燕京,为副都统。次年,领兵大败天祚帝军。天会三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