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条规
太平天国印书。亦称“太平营规”。太平天国颁布的一部重要的军律。清咸丰二年(1852)刊行。内载《定营规条十要》、《行营规矩》十条,主要内容为服从指挥、维护纪律、保护武器、缴获归公、爱护群众以及分别男、女营等。
《太平条规》书影
太平天国印书。亦称“太平营规”。太平天国颁布的一部重要的军律。清咸丰二年(1852)刊行。内载《定营规条十要》、《行营规矩》十条,主要内容为服从指挥、维护纪律、保护武器、缴获归公、爱护群众以及分别男、女营等。
《太平条规》书影
即桥(乔)公二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建安四年(199),周瑜从孙策攻拔皖(治今安徽潜山),得桥公二女,皆国色。策纳大桥,瑜纳小桥,后称“二桥”。唐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822唐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宪宗时,为成德军牙将。田弘正镇成德,为深州刺史。长庆元年(821),擢为深冀节度使,以进攻王庭凑,被庭凑与幽州朱克融合兵所围。次年,率十余骑破围而出,闻亲将臧平等多
地名。在今山西夏县东南中条山中。唐贞观十一年(637),太宗幸柳谷,观盐池,即此。
?—417十六国时武始(治今甘肃临洮)人。西秦乞伏乾归时历左司马、主客尚书、尚书令。永康元年(412)乞伏炽磐即位,拜为相国。
1542—1605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万历进士。除颖上知县,调任青浦知县,迁礼部主事,遭人诬陷,罢官归家,遨游吴越间,寻山访道,啸吟赋诗。作传奇《昙花记》、《修文记
1841—1931天津人,名濂,一名学年,字宝臣。武秀才出身,以喉佳喜唱京剧老生,在津为票友即著声名。清光绪初年投师程长庚,后在京掌四喜班,唱压轴戏,自成“孙派”,与汪桂芬、谭鑫培并称“老生新三杰”。
书体名。也称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旧传秦统一后程邈所创,其说不确。秦统一前已出现,云梦秦简皆墨书秦隶。两汉时盛行。早期隶书称为“古隶”,在字形构造上较多地带有篆书的痕迹。据《汉书·艺文志》和
篇名。西汉司马谈撰。内容评述先秦各派学术思想,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文中将先秦诸子学说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对各家学说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予以评论,认为他们对巩固
汞的隐名。道家炼丹,称汞为白虎脑,见《石药尔雅》。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虞洽卿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分设本科,一年半卒业;选科,一年卒业。课程主要有兵式体操、器械、游戏、柔术、击剑、生理、医学、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