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南海志
书名。元陈大震撰。二十卷。大德八年(1304)修成。北京图书馆藏有残本五卷。包括赋税及物产,附列舶货、诸蕃国名。
书名。元陈大震撰。二十卷。大德八年(1304)修成。北京图书馆藏有残本五卷。包括赋税及物产,附列舶货、诸蕃国名。
宋恭帝赵㬎降元后出家为僧的法名。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兵部置,掌民兵酬奖之事。
苏州的别称。或专指今江苏苏州市,或泛指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唐张继《闾门即事》诗:“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宋范仲淹和范成大并称“吴门二相”;范成大《吴郡志》亦称《吴门志》。明沈周、文征明
①见“甲库官”。②掌管仓库官员之统称。如库大使、库长、司库、库掌、库守等。③官名。清东三省所属度支使司之属官。协掌财赋。分一、二等,一等正六品,二等正七品。
唐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一说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字遵美。咸通末,为汝州鲁山令。光启中,僖宗召赴梁州。五代后梁时,旅食汾晋。著有《三水小牍》。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龙里等寨长官司置。长官杨姓。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康熙十一年(1672)改龙里县。司治龙里(即今贵州龙里县),管耗寨、八开等五十寨。居民有侗族、苗族。
?—1582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少南。嘉靖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巡按河南、浙江,所至搏击豪强,试行一条鞭法。隆庆二年(1568)擢右佥都御史,辖两淮、长芦、山东三运司,兼领九边屯务。善理盐政
1866—1928清宗室。初名载蕉,字荫坪。清光绪三年(1877)为辅国公。二十年晋镇国公。二十七年任正蓝旗副都统。三十一年被派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离京时被吴樾炸伤。延期赴日本、欧美。次年回国,奏
官名。东晋南朝置。职掌如将军,而地位略低。统兵,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置于武陵郡,多由武陵内史领之。立府,僚属随府主名号轻重而定。南朝宋六品,陈拟八品,比秩六百石。若单任此职,则减太守、内史一阶,如其上设
阳一作杨。①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置。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以西和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移治建业县(今江苏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