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闵帝
后(後);914—934
即李从厚。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34年在位。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于太原,小字菩萨奴。长兴元年(930)封宋王,移镇邺都。明宗死后即位,改元应顺。因软弱无能,军政大权旁落枢密使朱弘昭、冯赟之手。后潞王李从珂反于凤翔(今属陕西),沿途守军惊溃,他出逃至卫州,被废为鄂王。寻被缢杀。
即李从厚。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34年在位。明宗李嗣源第三子。生于太原,小字菩萨奴。长兴元年(930)封宋王,移镇邺都。明宗死后即位,改元应顺。因软弱无能,军政大权旁落枢密使朱弘昭、冯赟之手。后潞王李从珂反于凤翔(今属陕西),沿途守军惊溃,他出逃至卫州,被废为鄂王。寻被缢杀。
见“花蕊夫人③”。
?—1583一作塔失、他失。明女真人。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觉昌安第四子。世居赫图阿拉。娶阿古都督(王杲)长女,姓喜塔喇氏,名额穆齐。时王杲势盛,为杲部将。初随杲寇边,后背杲忠明。万历二年(1574)导
官名。春秋置。掌监督市场物价。《庄子·知北游》:“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王先谦集解:“监市,市魁也。”
官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置,为从七品武阶官。
谷(穀)辽初契丹军在汉地以牧马为名,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称为打草谷。辽太宗灭晋入开封(今属河南),辽兵四出打草谷,激起汉地人民的反抗。辽太宗返辽路上,曾自称此行有三失,第一是“纵兵掠刍粟”,即打草谷。
1598—1652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元平、平公,号雨恭,又号梁园,晚号归德老农。明天启进士。崇祯十七年(1644)任顺天巡抚。后降清,仍任原官,疏言时政,乞蠲田赋,兴屯政。顺治三年(1646)擢国
即“完颜从彝”。
见“邗沟”。
书名。西晋环济撰。九卷(一作十卷)。记三国时孙吴史事。久佚。
北宋耀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原名中正,字仲立(一作中立)。性豁达大度,人呼为范宽,本名反不显。常往来于汴京与雍洛之间,天圣中犹在世。工山水画,初学李成,继师荆浩,后悟“师人不如师物,师物不如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