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隶
简称南直。见“直隶省”。
简称南直。见“直隶省”。
官署名。元云南行省所辖。置司于大理路,分管大理、柔远(今龙陵境)、茫施(今潞西)、镇康(今永德、镇康境)、镇西(治旧盈江城)、平缅(今陇川)、麓川(今瑞丽)、谋粘(今耿马)、孟定(今耿马西)、木邦(今
1521—1597明浙江平湖人,字与绳,号五台。嘉靖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吏部验功司郎中、太常少卿。万历初迁工部右侍郎,因议漕粮改折忤张居正,引疾归。后复任,官至吏部尚书。万历二十年(1592)主持
《墨子》篇名。阐述墨子的社会伦理观点。分上、中、下三篇。揭露当时社会“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等现象,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并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主张人人平等,不分贵贱亲疏贫
1798—1840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敦三,号子敦。早年习《说文》音韵、名物训诂。后倡经世之学,致力于史地学撰《元和郡县志补图》(仅成部分)、《六镇释》等。道光八年(1828),作《新疆私议》,
学校名。清光绪八年(1882)黄体芳创建于江苏江阴,十年秋开课。分经学、古学,内课生各二十名,外课生、附课生若干名,并设藏书楼。十二年设局汇刻《南菁丛书》等书。二十四年改为南菁高等学堂,旋因戊戌政变,
即“永平五铢”。
541—615隋恒山新市(今河北正定东北)人,字蔚之。少聪敏,勤奋好学,习熟经书、玄象及刑名之学。仕北齐,奉诏于秘书省刊定载籍,迁保城令,有能名。复仕北周,为陈州户曹。杨坚(隋文帝)为亳州总管,命掌书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唐咸通中,安南都护高骈募人平其险石,以通舟楫”,即此。
官名。秦置,掌祭祀祝祷等,属奉常。西汉初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称祠祀。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更名庙祀。东汉复置,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送神等,秩六百石,隶太常。魏、晋、南朝宋皆七品,
春秋时齐国人,字子良。事齐景公为大夫。祖父系齐惠公之子公子旗,字子高,故以高为氏。性嗜酒,与贵族陈氏、鲍氏有隙。齐景公十六年(前532)因遭陈、鲍联合进攻,奔鲁,家室为陈、鲍分占。后至晋。五十二年助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