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仪礼经传通解

仪礼经传通解

书名。南宋朱熹、黄榦等撰。初名《仪礼集传集注》。今本凡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共六十六卷。朱熹“以《仪礼》为经”,而将“《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乞修三礼札子》),兼采后儒注疏,加以解说,撰成《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各卷。丧、祭二礼,由其弟子黄榦续撰,《祭礼》尚未订定而殁,后又由杨复重修续成。是书以礼制言,古礼梗概节目较为完备,为研究古代礼制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临淄

    即“临菑”。

  • 洋税

    ①或称洋饷。明代税课之一。隆庆后,对赴东西洋贸易之商船商货所征之税。②清政府向外国商人征收的海关税,亦俗称“洋税”。曾国藩《新造轮船折》:“臣奏请拨留洋税二成,以一成为专造轮船之用。”

  • 吴忠堡

    即今宁夏吴忠市治。清同治八年(1869)十一月,湘军刘松山部破回民于吴忠堡,清将简敬临战死,即此。

  • ①指后藏。今西藏自治区元明时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部。藏为三部之一。②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 外丹

    道教方术之一。与“内丹”相对。用铅汞等矿物冶炼而成的丹药,称“仙丹”、“金丹”,认为服食后可长生不死。战国、秦汉时已有炼丹术,系方士所为。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是系统论述炼丹术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

  • 县侯

    ①爵名。(1)东汉置,为侯爵中最高爵位。西汉列侯所食邑或尽一县,或止一乡一亭,在行政建制上皆别于故县而独立为侯国,在爵位上并无尊卑之别。东汉侯爵依封有县侯、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之等级差别。皆不由

  • 朱新堞

    ?—1643明宗室。晋恭王朱㭎七世孙。 家居汾州(今山西汾阳)。崇祯十四年(1641)由宗贡生任陕西中部(今黄陵)知县。十六年,李自成农民军兵临城下,传檄促降,自杀死。

  • 宁西将军

    官名。(1)十六国前赵刘曜置,以授苻洪,统率氐人。后赵及北魏沿置。(2)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四宁将军之一,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地位相当于镇西将军。

  • 诸葛恢

    284—345晋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道明。魏司空诸葛诞之孙。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西晋末渡江,与荀闿、蔡谟皆字道明,号为“中兴三明”。安东将军司马睿以为主簿,迁江宁令。讨周馥有功,

  • 筹策

    即“算筹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