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昭王
即“朱充耀”。
即“朱充耀”。
书名。简称《藩部要略》。清祁韵士撰。祁氏奉敕纂修《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为此查阅、搜集和编译清内阁大库所存实录、红本和《皇舆全图》及理藩院所藏蒙古、西藏、回部世谱档案,荟萃存作底册,计有数十帙。《表
①文书名。明初用以提捕人犯之公文。有内、外符号可资核对,符合者方可发遣。弘治后,厂卫改用驾帖捕民,对重大犯人,批文已失去效用。②明清榷关税差赴任时所携之通行证。明弘治六年(1493)始行,由户部颁给,
官名。明代于内府司礼监、东厂、西厂、御酒房、御药房、御茶房、礼仪房、宝和店,南京、苏州、杭州织造局、京营、市舶司等分置。为宦官中地位高且有实权者。
北宋人。元祐中于颍州(治今安徽阜阳)地区进行反抗活动。初与陈钦、邹立、尹荣等人相结,屡抗官兵。后钦、立、荣等遭捕杀,他又结集陈兴、郑饶、李松等人继续反宋,自称“大大王”,陈兴称“二大王”,劫杀豪富。元
?—1619明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蒙古族,土默特氏,后改纳喇氏。万历二十五年(1597),联合哈达、辉发、乌拉等九部与建州女真作战,兵败乞和,愿以女妻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同年,建州与蒙古不和,复将已许代
周代贵族女子成年礼。礼的主要内容是在成年女子发上加笄(即簪),故称笄礼。女子行笄礼的时间,一般是在女子订婚后出嫁前,如女子年龄已达二十岁还未出嫁,也要举行笄礼。笄礼的主持者为女性家长,负责为女子加笄的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万历十九年(1591)与龙里卫、平伐长官司合并置新贵县(今贵州贵阳市)。长官宋姓,万历二十六年革宋氏世袭。居民主要有宋家、苗族、布依族。
即“玉昔帖木儿”。
?—1900清湖北孝感人,字梅君。同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转都察院御史。光绪十四年(1888)支持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并疏请仿行乾隆帝训政往事,请太后居慈宁宫,节游观。诏严责,革职永不叙用
约前589—前541春秋时人。晋国大夫。赵朔子。或称赵文子,亦称赵孟。其母庄姬,为晋景公之姊,与赵婴私通,赵同、赵括因把赵婴放逐到齐。庄姬向景公诬告赵同、赵括将为乱。晋景公十七年(前583),景公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