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关内道丰州九原(今内蒙古五原西南)。贞元中,丰州刺史李景略见边塞苦寒,地多塉卤,乃修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
①相传为炎帝神农氏之母。有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帝王世纪》)。②周文王之母太任与周武王之母太姒之合称(《汉书·班倢伃传》颜师古注)。
明代学校制度。国子监监生学习一定期限后,可以父母俱在为名,请求回家肄业读书,并可复班。明后期,例监日多,凡纳粟、纳银者,俱照例放回。有未冠纳粟监生,自入监时计算,在乡长达十年,始允复班。
书名。不著撰人姓名。八卷。纲目体。记南明唐王监国福建史事。起弘光元年(1645)六月,至次年九月清兵攻陷福州,曹学佺等殉难止。据事直书,不加论断。记隆武朝之典制、诸臣之奏疏及福建地主增租虐佃诸事甚详。
?—349十六国时始平(治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后赵太宁元年(349)春,起兵反后赵,自称将军。旋为乐平王石苞攻灭。
①尚书台之职。《后汉书·郑弘传》:“弘奏以为台职虽尊,而酬赏甚薄”,“请使(尚书)郎补千石(令),令史为长”。②魏、晋、南朝指朝廷禁省之官职。《晋书·范宁传》:“又郡守长吏,牵置无常,或兼台职,或带府
官名。北魏置。太和中高道悦自治书侍御史迁此。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未见。
约1535—约1626明湖广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伯孝。嘉靖进士。万历四十二年(1614)官至吏部尚书。政事悉秉齐、楚、浙党人意。四十六年致仕。卒于家,年九十二。
梵文Sattva的意译。佛教名词。一般指有情识生命者,故又译“有情”。认为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称“六趣”或“六道”,即人、天、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恶神)。
辽北面官类名。为专门管理各部族的官员。其衙署,除五院、六院、乙室、奚四大部族设有王府,其他小部族则各设有节度使司、详稳司。前者总领本部事,后者统领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