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经
清浙江鄞县人,字授一,号九沙。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曾充山西乡试副考官、提督贵州学政。乾隆初,荐举博学鸿儒科,不就。少入证人书院,从黄宗羲学,长受家学,后师事阎若璩。曾继其父万斯大增补《礼记集解》,续纂《春秋》,继兄万言续纂《尚书说》、《明史举要》。著有《分隶偶存》。
清浙江鄞县人,字授一,号九沙。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曾充山西乡试副考官、提督贵州学政。乾隆初,荐举博学鸿儒科,不就。少入证人书院,从黄宗羲学,长受家学,后师事阎若璩。曾继其父万斯大增补《礼记集解》,续纂《春秋》,继兄万言续纂《尚书说》、《明史举要》。著有《分隶偶存》。
998—1065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先世居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字子明。天禧元年(1017)献颂于真宗,赐同进士出身。历国子监说书、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善于讲说。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以霸州淤口砦置破虏军,景德时改为信安军,治今河北霸州市东北信安镇。属河北东路。地处宋、辽界河南岸,为宋防辽重镇。金大定七年(1167)降为县。
全称卓啰和南监军司。西夏监军司名。景宗元昊建国初所建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黄河北岸喀啰川(今甘肃境内庄浪河)东卓啰城(今甘肃永登南红城子)。防卫吐蕃与宋熙河。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信安。《明通鉴》:正德六年(1511)霸州刘六等起义,“天津指挥贺勇等遏之于信安镇”,即此。
?—607隋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一名敏,字昭玄。精明强干,有文武才。仕北周,以平北齐功,拜开府。杨坚当政,引为相府司录,委为心腹。监韦孝宽军,平尉迟迥。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入隋,拜尚书左仆射,
1612—1693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初名秉澄,字幼光,改字饮光。明季诸生。黄道周弟子。弘光时,以马士英兴大狱,化名逃亡。隆武时授推官,永历三年(1649)改任庶吉士,次年授编修。两粤再失,披薙为僧,
清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字滨江,号梅亭。博学多闻,留心世务。著有《阅世编》、《续编绥寇纪略》。
指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平定*苗刘之变后,复帝位。
春秋时的一种阵法。《左传·哀公十七年》载越伐吴,战于笠泽(今吴淞江),“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杜预注:“句卒,句伍相著,别为左右屯。”
?—前506春秋时曹国国君。公元前509—前506年在位。名通,曹平公之弟。杀曹声公自立。后被声公之弟露所杀。